hé hé nán yáng shǎo yǐn fèng péi xuē sī kōng shí sǔn shī
和河南杨少尹奉陪薛司空石笋诗
lǜ fā jiān zhōu dān fǔ guī hái jiā lè shì wǒ xiān zhī |
绿发监州丹府归 还家乐事我先知 |
qún tóng zhú mǎ jiāo yíng rì èr lǎo lán shāng chū jiàn shí |
群童竹马交迎日 二老兰觞初见时 |
huáng juǎn xīn shū yún wěi jī qīng shān jiù lù jú lí pī |
黄卷新书芸委积 青山旧路菊离披 |
hēng qú zì yǒu héng fēi shì biàn dào xī yuán shì xùn cí |
亨衢自有横飞势 便到西垣视训辞 |
《和河南杨少尹奉陪薛司空石笋诗》古诗词释义:
这首许浑的《和河南杨少尹奉陪薛司空石笋诗》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友人薛司空石笋归乡乐事的祝贺。下面逐句解释:
1. **绿发监州丹府归**:此句描述薛司空在远离家乡,作为监州的官员,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时光,如今终于回到他丹府的故乡,发色依旧乌黑。
2. **还家乐事我先知**:诗人表明,他已经提前得知了薛司空即将回家的喜讯,并为这即将到来的重聚而感到高兴。
3. **群童竹马交迎日**:在薛司空归家的那一天,一群活泼的小孩子手持竹马(儿童玩物,类似现代的竹制小车),兴高采烈地迎接他,场面温馨而充满童趣。
4. **二老兰觞初见时**:意指薛司空初次与家乡的长辈们一起饮酒庆祝的场景,这里的“二老”可能指的是薛司空和某位年长的朋友,以“兰觞”形容他们共饮的酒席,寓意着尊贵与雅致。
5. **黄卷新书芸委积**:黄卷新书指的是薛司空归家后,也许带着新书或是公文,这些书籍堆满了他的房间,代表着他的成就与学问的积累。
6. **青山旧路菊离披**:描述了薛司空归家途中,经过青山古道时,菊花在路旁盛开的景象。菊花常被用来象征隐逸和高洁,这里寓言着薛司空虽在仕途,但内心追求的那份清高与自由。
7. **亨衢自有横飞势**:亨衢指的是通达之路或光明前景,暗示薛司空归乡后,未来之路光明,有着展翅高飞的气势,预示着他将在仕途上有更广阔的发展。
8. **便到西垣视训辞**:西垣可能指古代宫中的一个区域,常用来指代朝廷或官府。这里预想的是薛司空在归乡后的某种官职或角色,将有机会到西垣这个地方,查看或指导教育训辞,可能指的是朝廷的教育政策或官员的教育职责。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薛司空归乡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他的祝福和期待。
《和河南杨少尹奉陪薛司空石笋诗》古诗词赏析:
许浑的这首《和河南杨少尹奉陪薛司空石笋诗》,风格清新脱俗,用词典雅,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情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的描绘**:“绿发监州丹府归, 还家乐事我先知。” 这两句诗以“绿发”来比喻年少有为,正直风华,被派任丹府的州监,显现出作者对友人过去成就的赞叹。归来后“还家乐事”,不仅展现了友人归乡的喜悦,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诗人“我先知”则流露出一种默契与理解。
2. **孩子的迎接**:“群童竹马交迎日, 二老兰觞初见时。”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孩子们用竹马迎接和两位老人初次见面的情景,渲染了一种温馨、童真而又庄重的氛围。竹马是童年常见的玩具,寓意着纯真无邪,而“兰觞”则代表了高雅的聚会,两种情境的对比,展现了友人生活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物质与情感的积累**:“黄卷新书芸委积, 青山旧路菊离披。” 这里以“黄卷新书”象征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勤奋,“芸委积”则描绘出书籍堆积如山的景象,体现了对学问的追求和热爱。而“青山旧路”与“菊花离披”则分别代表了自然与季节的变化,以及友情的长久与自然界的永恒,两者对比,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友情之间的关系。
4. **未来的展望**:“亨衢自有横飞势, 便到西垣视训辞。”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亨衢,意指通向成功之路,横飞势则指广阔的发展空间,暗示友人未来有无限可能。而“西垣”是古代对朝廷的代称,“视训辞”则是官员觐见君王时会宣读的训示或奏折,这里象征着友人有望在仕途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能力的高度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对生活、自然、学问以及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