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 fū fāng qiū cháng shì
献鄜坊丘常侍
nuǎn xī hán jǐng bì yán qián xiè fù bīn péng shèng qǐ yán |
暖溪寒井碧岩前 谢傅宾朋盛绮筵 |
yún duàn shí fēng gāo bìng sǔn rì lín shān shì yuǎn kāi lián |
云断石峰高并笋 日临山势远开莲 |
xián liú chuáng jié dī chūn shuǐ zuì yōng shēng gē chū mù yān |
闲留幢节低春水 醉拥笙歌出暮烟 |
wén dào shī chéng guī yǐ xī liǔ fēng huā lù yuè chū yuán |
闻道诗成归已夕 柳风花露月初圆 |
《献鄜坊丘常侍》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许浑所作,表达了一种献给丘常侍的敬意,通过描绘宴会的壮丽场景和自然景色,展示了宴会的热闹和宴后宁静的美。下面是逐段解释:
首句“暖溪寒井碧岩前”描绘了一幅山间清澈的溪水和寒冷的井水在碧绿的岩石前流淌的画面,象征着丘常侍生活或工作的环境,既有生机又充满自然的宁静。
“谢傅宾朋盛绮筵”中的“谢傅”指的是谢安,此处用以赞美丘常侍能邀请众多宾客,举办豪华的宴会,表现出丘常侍的社交能力和高尚的品味。
“云断石峰高并笋”描绘了宴会上方云层散开,显露出高耸的石峰和竹笋,象征宴会的高雅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
“日临山势远开莲”表示阳光照耀在山势上,远望仿佛莲花在展开,寓意宴会的辉煌与和谐。
“闲留幢节低春水”暗示宴会后,豪华的旗帜(幢)和仪仗(节)被留在春水边,以低姿态驻留,体现出宴会的高雅与主人的谦逊。
“醉拥笙歌出暮烟”描绘宴会宾客在醉意中拥抱着音乐与歌声,直到暮烟升起,显示出宴会的欢乐与持续时间之长。
“闻道诗成归已夕”讲述宴会后已至黄昏,得知宴会的诗作已经完成,暗示宴会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氛围,使得诗人的灵感在宴会后涌现。
“柳风花露月初圆”最后以柳树轻摇、花朵上的露珠在月亮圆满时显现,作为宴会场景的宁静结束,表现出宴会后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壮丽景象和自然美景,赞颂了丘常侍的高尚品质和宴会的高雅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宴会结束后自然景色的宁静之美。
《献鄜坊丘常侍》古诗词赏析:
许浑的《献鄜坊丘常侍》是一首颂扬和表达敬意的诗作,通过描绘一幅丰富且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丘常侍所举办的宴会及他高尚的人格魅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以及宴会的繁华与宾客的欢愉。
1. **首句“暖溪寒井碧岩前”**,一开篇就营造了一种山间清幽而又温暖的氛围,溪水和寒井在碧绿的岩石前相映成趣,给人以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印象,为整首诗奠定了自然与人文相融的基调。
2. **“谢傅宾朋盛绮筵”**,这里的“谢傅”指谢安,借用了谢安举办宴会的故事,表达了宴会的盛大与隆重。同时,“绮筵”二字则生动地描绘出了宴会的豪华与精致,预示了接下来的活动将充满雅趣和欢悦。
3. **“云断石峰高并笋,日临山势远开莲”**,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丘常侍所在的环境之美。云雾缭绕的山峰、高耸的岩石与新生的竹笋,以及太阳照耀下的山势、远处如莲花般绽放的景象,不仅美丽,而且寓意深刻,暗示了宴会的环境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象征着高洁和繁盛。
4. **“闲留幢节低春水,醉拥笙歌出暮烟”**,通过“幢节”(古代的仪仗)和“春水”、“笙歌”、“暮烟”等意象,描绘了宴会的盛大和宾客们的愉悦。即使在宴饮结束后,余韵犹存,景物与乐声似乎还沉浸在空气中,形成了一种持续的欢乐氛围。
5. **“闻道诗成归已夕,柳风花露月初圆”**,结尾处巧妙地将宴会的欢愉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以“诗成”呼应“宴会”,暗示宴会中诗人创作了佳作,而“归已夕”则表明时间已经很晚,月亮初圆,象征着美好与圆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此刻的留恋与满足。
整体来看,许浑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和宴会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丘常侍的风雅与尊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雅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和人文美和谐共存的赞美,以及对宴会主人高雅品格的颂扬,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