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dāng tú lǐ yuǎn
寄当涂李远
zhào xuǎn jiāng jūn hù běi róng shēn qí bái mǎ bì tóng gōng |
诏选将军护北戎 身骑白马臂彤弓 |
liǔ yíng yuǎn shí jīn diāo guì yú sāi yáo zhī yù zhàng xióng |
柳营远识金貂贵 榆塞遥知玉帐雄 |
qiū kǎn gǔ pí jīng shuò xuě xiǎo jiē qí dào qǐ biān fēng |
秋槛鼓鼙惊朔雪 晓阶旗纛起边风 |
péng lái měi wàng píng ān huǒ yīng zòu bān chāo dìng yuǎn gōng |
蓬莱每望平安火 应奏班超定远功 |
《寄当涂李远》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许浑写给当涂李远的寄诗,表达了对李远在边疆军旅生涯的敬佩与期待。下面是对诗中各段的逐段解释:
### 诏选将军护北戎
这句诗说明朝廷已经诏令了一位将军,负责保护北部边疆,对抗敌军。将军骑着白马,手执红色的弓箭,准备充分,体现了其英勇的形象和即将投入战争的使命。
### 身骑白马臂彤弓
描述将军的身姿。他骑在白色的战马上,手持红色的弓箭,显示出他身姿英武、装备精良,充满战斗力的准备状态。
### 柳营远识金貂贵
这句诗可能借用柳营(柳营指周亚夫驻军的军营,因营中士兵多穿绿色衣服而得名)的典故,暗喻将军的营地,象征着其尊贵的地位。金貂,指帝王所戴的金冠上的貂尾装饰,借指高官,意在表现将军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
### 榆塞遥知玉帐雄
榆塞,泛指边塞地区,这里代指边疆。玉帐,古代将领的营帐,以其精致、华丽闻名,此处借以形容将军在边疆的军营不仅坚固,而且管理得当,显示其指挥才能。
### 秋槛鼓鼙惊朔雪
描述秋天的边疆战场上,鼓声和鼙(古代军中的一种战鼓)声震动着覆盖在大地上的积雪。这里用“秋”和“朔雪”渲染了一种寒冷、肃杀的战争氛围,而“鼓鼙惊”则体现出战场上激烈的战斗场面。
### 晓阶旗纛起边风
“晓阶”指的是早晨的战场,而“旗纛”是指旗帜或军旗。这句话描述的是早晨时分,战场上的旗帜随着边塞的风起舞,显示了军营的秩序井然和备战状态。
### 蓬莱每望平安火
蓬莱,这里象征朝廷或京城,表达了诗人对李远能够平安归来、立功的表现的期待。平安火,古代边塞地区设立的信号火,以传递平安或紧急的信息。此句表达了对将军平安归来、报功朝廷的渴望。
### 应奏班超定远功
班超,汉代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以定远(今新疆轮台)为中心,多次远征西域,立下了赫赫战功。此句表示期待李远像班超一样,能够建立显著的军功,为国家的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整首诗通过对李远英勇事迹的想象和赞美,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与期待。
《寄当涂李远》古诗词赏析:
许浑的《寄当涂李远》一诗是一首典型的表达敬意与赞叹的诗歌,通过对李远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品质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整首诗以李远的军事生涯为主线,通过壮丽的场景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李远在边疆守卫国家、保家卫国的英勇形象。下面,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点来赏析这首诗:
1. **描述官职与装备**:诗首句“诏选将军护北戎, 身骑白马臂彤弓”,形象地描绘了李远被朝廷选中,身披战袍、骑着白马、手持彤弓的形象,体现了其身为将军的威武与身份的尊贵,同时也预示了其护边御敌的职责。
2. **军营与边塞**:“柳营远识金貂贵, 榆塞遥知玉帐雄”,“柳营”指军营,而“金貂”与“玉帐”则分别代表了地位的尊贵与军帐的豪华,通过这两句话,作者赞颂了李远不仅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且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也得到了边疆将士们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3. **战场景象**:“秋槛鼓鼙惊朔雪, 晓阶旗纛起边风”,这两句描绘了战场上秋风凛冽,雪片飞扬,战鼓激荡,战旗飘扬的壮阔景象,通过这些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凸显了李远领导下的军队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4. **表达敬意**:“蓬莱每望平安火, 应奏班超定远功”,最后两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李远的深深敬意。蓬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岛,平安火则是古代边防官兵用来传递和平消息的信号,这里暗示着李远如同汉代名将班超,每有远征,都能够保境安民,立下赫赫战功,表达了诗人对其忠诚与功绩的高度赞扬。
总的来说,许浑的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李远作为将军的英勇与智慧,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