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lù shì yù lín tíng
题陆侍御林亭
liǎng hé shù shì yǐ kān shāng nán kè qiū guī lù gèng zhǎng |
两河庶事已堪伤 南客秋归路更长 |
tái pàn gǔ sōng bēi wèi dì yuàn biān xiū zhú diào liáng wáng |
台畔古松悲魏帝 苑边修竹吊梁王 |
shān xíng lù biàn zhū yú sè shuǐ sù fēng pī hàn dàn xiāng |
山行露变茱萸色 水宿风披菡萏香 |
yáo xiàn luò fān féng jiù yǒu lǜ é qīng bìn zuì héng táng |
遥羡落帆逢旧友 绿蛾青鬓醉横塘 |
《题陆侍御林亭》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许浑所作,标题为《题陆侍御林亭》,是一首描写林亭景色并怀古抒情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1. **两河庶事已堪伤**:这句话开始就揭示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担忧和伤感。两河可能是指黄河和长江这样的大河,这里暗示的是国家的某些重要地区或国家的现状。庶事,指的是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各种事务。这一句表明作者对这些地区的民情、治理等方面感到忧心忡忡。
2. **南客秋归路更长**:这一句转而描写到客居南方的行人在秋天归家的艰辛和漫长的路途。这里的“南客”可能指的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对社会状况忧心忡忡的人,他们在秋天回到家乡的路途显得格外漫长,可能是天气、自然条件或者心情等原因导致。
3. **台畔古松悲魏帝,苑边修竹吊梁王**:这一句通过描写古松与修竹的景象,寄托对历史人物的哀思。古松和修竹都是长寿的植物,象征着历史的久远。这里提到的魏帝和梁王,可能是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通过“悲”和“吊”这样的词语,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4. **山行露变茱萸色,水宿风披菡萏香**:这两句描绘了山间行走和水边宿夜的景色。山行时露珠映照出茱萸的颜色,水宿则感受着微风吹拂下荷花散发的香气。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的感悟。
5. **遥羡落帆逢旧友,绿蛾青鬓醉横塘**: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在落帆(船停泊)时能够遇到老朋友的向往和喜悦。绿蛾可能是指青色的眉毛,青鬓是指青色的头发,这里可能是描绘老友的外貌特征。醉横塘,暗示了在水边饮酒、畅谈的情景。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老友情谊的珍视和对相聚的喜悦,同时也可能寄托了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林亭之景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题陆侍御林亭》古诗词赏析:
许浑的《题陆侍御林亭》是一首充满哀婉之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意识与情感。让我们从几个主要意象和主题来赏析这首诗。
### 主题与情感
1. **历史与哀伤**:“两河庶事已堪伤, 南客秋归路更长”开篇即流露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南方旅人离乡背井的哀伤。这里,“两河”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是作者借以泛指的某个地区,暗示着此地历史的动荡与变迁。“南客”则直接点明了诗中人物的身份,他们离开家乡,遭遇更多艰辛。
2. **自然景物与情感的交融**:“台畔古松悲魏帝, 苑边修竹吊梁王”运用了自然景观来寄托对历史人物的哀思。古松、修竹不仅是自然的元素,也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通过与魏帝、梁王这样的历史人物关联,增强了诗句的历史厚重感和情感深度。
3. **季节与情感的关联**:“山行露变茱萸色, 水宿风披菡萏香”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如山行中的露珠、茱萸的颜色,水边的荷花香气,不仅渲染出季节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哀愁并存的氛围。
4. **友情与温暖**:“遥羡落帆逢旧友, 绿蛾青鬓醉横塘”是整首诗情感转折的关键,表达了诗人对相遇旧友的渴望与喜悦,这种友情的温暖与之前的哀伤形成了鲜明对比,带给人以安慰和希望。
### 结论
许浑的《题陆侍御林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对自然的敏锐感受以及对友情的真挚呼唤。这首诗不仅富有历史的深度,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