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o qiū jì liú shàng shū
早秋寄刘尚书
shǔ guó míng biān jiàn huì xī nú dài cóng cǐ zhǎng guāng huī |
蜀国名鞭见惠稀 驽骀从此长光辉 |
dú gēn yōng zhǒng lái yún xiù zǐ mò tí xié zài xiù yī |
独根拥肿来云岫 紫陌提携在绣衣 |
jǐ dù fú huā xiāng lǐ guò yě céng qiāo dèng yuè zhōng guī |
几度拂花香里过 也曾敲镫月中归 |
mò yán sān chǐ zhǎng wú yòng bǎi wàn jūn zhōng yào zhǐ huī |
莫言三尺长无用 百万军中要指挥 |
《早秋寄刘尚书》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由唐代诗人许浑所作的诗《早秋寄刘尚书》。许浑是唐代晚期的诗人,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下面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首句**:“蜀国名鞭见惠稀”,“蜀国”指四川,这里泛指古代以制造名鞭著称的地方。这句话意思是说,在古代,四川制造的名鞭是很少见的赠礼,通常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收到这样的礼物。
**第二句**:“驽骀从此长光辉”,“驽骀”原指劣马,这里是比喻那些平庸之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收到名鞭作为赠礼时,平庸之辈因为得到了这种珍贵的礼物而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即通过名鞭的加持,他们的形象或地位得到了提升。
**第三至四句**:“独根拥肿来云岫,紫陌提携在绣衣”,这两句分别描绘了名鞭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第三句中的“独根拥肿”可能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形容名鞭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显得格外独特,而“云岫”象征着高雅和神秘。第四句中的“紫陌”指华丽的道路,“绣衣”则象征着华贵的衣物。整句话意思是说,名鞭在华美道路上被华丽衣物所携带,不仅增添了道路的光彩,也象征着主人身份的尊贵。
**第五至六句**:“几度拂花香里过,也曾敲镫月中归”,这两句通过描述名鞭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进一步表现其高贵与实用并重的特质。在第五句中,“拂花香”描绘了名鞭经过花丛时,仿佛与花朵共舞的场景,暗示其在赏花时的雅致。在第六句中,“敲镫”可能是指名鞭敲击马镫的动作,而“月归”则可能是在月光下归家,这里的“归”可以理解为使用后的归宿,暗示其在长途跋涉后能够帮助主人安全返回。
**末句**:“莫言三尺长无用,百万军中要指挥”,这句话是对名鞭价值的最终揭示,即虽仅三尺之长,但在战场上却不可或缺。这里“百万军中”指的是战场上,这句诗表达了即使是最小的工具或物品,只要有其特定的用途,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价值。这句话是对名鞭以及所有物品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通过描述名鞭这一物品,反映了在特定情境下,平凡之物也能因其独特之处而展现非凡之效,寓意深远。
《早秋寄刘尚书》古诗词赏析:
许浑的《早秋寄刘尚书》是一首深具情感与意境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看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能感受到他对刘尚书才学与品德的推崇,以及对朋友之间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深情寄语。
诗的开头“蜀国名鞭见惠稀”一句,直接点明了友人之间的情谊。许浑通过“蜀国名鞭”这一形象性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友人之间礼物的珍贵,更寓意着友情的难得与珍贵。接着的“驽骀从此长光辉”一句,运用了“驽骀”与“光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和对友谊促进个人成长的坚信。这不仅是一种对友人能力的赞扬,也是一种鼓励与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独根拥肿来云岫,紫陌提携在绣衣”形象描绘了刘尚书如同云岫间生长的树木,既有坚韧的根系,又有秀美的外表,能在官场(紫陌)中提携他人,彰显了其不仅有才华,更有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赞美了刘尚书在复杂官场中保持本真与善良的难能可贵。
“几度拂花香里过,也曾敲镫月中归”这两句,通过“花香”和“月光”这样的自然意象,描绘了刘尚书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突出了其生活的优雅与从容,同时也在暗示诗人与刘尚书之间默契而和谐的交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最后,“莫言三尺长无用,百万军中要指挥”一句,诗人以“三尺长无用”与“百万军中要指挥”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对刘尚书虽看似平凡却能发挥巨大作用的深信不疑。这不仅是对刘尚书才学的肯定,也是对友情与信任力量的颂扬。诗人通过这句话,寄托了自己对刘尚书在未来的事业中能够大展宏图的期待与祝福。
综上所述,许浑的《早秋寄刘尚书》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作,更是一首对友情、才学、品德以及相互成长的深情赞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对友人的高度敬意和对未来共同美好愿景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