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yuè kè guī
送越客归
liǔ xīn chūn shuǐ méi chūn àn cǎo lí lí |
柳新春水湄 春岸草离离 |
zǔ xí shāng yún jǐn lí rén lèi gè chuí |
祖席觞云尽 离人泪各垂 |
yè wén chuán bù xiǔ zuò wèi qǐ duō shí |
业文传不朽 作尉岂多时 |
gōng tuì qín táng shàng fēng chuī bān zhú zhī |
公退琴堂上 风吹斑竹枝 |
《送越客归》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送越客归》表达了送别之情,诗中用景物渲染离别氛围,寓言于景,暗含送行者的思绪与感慨。以下是逐句解释:
1."柳新春水湄,春岸草离离":首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在河边生长,春水映衬着新生的柳枝。"水湄"指的是河边或湖边的边缘,"离离"则形容草丛茂盛,生机勃勃。此处描绘的春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后面的离别增添了一层淡淡的伤感。
2."祖席觞云尽,离人泪各垂":这一句讲述的是送别的情景。"祖席"指的是古代送行宴席的所在地,"觞"是酒器,"云尽"形容宴席中的美酒已尽。"离人"指的是即将离开的人,"各垂"则是各自垂泪。这里的描述既有欢宴的热闹,也有离别的悲伤,形成了鲜明对比。
3."业文传不朽,作尉岂多时":此句转而谈论离人的功业。"业文"可能指的是离人凭借文章立业,"不朽"意味着不被时间消逝,永垂不朽。"作尉"是担任官职,"岂多时"则是"岂"通"岂",表示疑问或反问,"多时"意为长久。整句表达了对离人功业的肯定和对其短暂仕途的感慨。
4."公退琴堂上,风吹斑竹枝":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景象。"公退"意味着公事结束,休息时在琴堂上弹琴。"琴堂"可能是指琴房或者具有弹琴的场所。"风吹斑竹枝"则是用风吹动斑竹的枝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这里的风吹竹枝,也暗示了离别的风中之感,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感慨和对其功业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感伤。
《送越客归》古诗词赏析:
刘得仁的《送越客归》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祝愿。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柳新春水湄,春岸草离离”描绘了送别地点的景色。春季的柳树在水边摇曳,春草茂盛,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样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充满希望和新生命的氛围,与离别的悲伤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
接下来,“春岸草离离”中的“离离”不仅描绘了草的茂盛,也暗示了别离的景象,让读者在美好的春景中感受到了离别的哀愁。
“祖席觞云尽,离人泪各垂”进一步描绘了送别场面。祖席,古代送行时所设的宴席。云尽,酒尽,形象地描绘了宴席结束,即将离别的场景。泪各垂,直接表达了送者和被送者在分别时的泪水,表现了离别的不舍和悲伤。
“业文传不朽,作尉岂多时”则是对友人的勉励和祝愿。业文,意味着通过文字留下不朽的功绩或名声;作尉,指的是在地方担任县尉的官职。诗人在勉励友人通过文学成就自己的名声,同时也暗示官职的短暂,希望友人能把握时间,追求更有意义的事物。
最后一句“公退琴堂上,风吹斑竹枝”富有象征意味。公退,指官吏下班或公事完毕之时;琴堂,古时官吏处理政务的场所,同时也象征着文化、艺术的氛围。风吹斑竹枝,斑竹即湘妃竹,常用于象征悲伤。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在官场与艺术生活中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长存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同时也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勉励,传递出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