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lǐ yú jí dì guī shǔ
送李馀及第归蜀
zì cóng jū cǐ dì shǎo yǒu shì xiāng guān |
自从居此地 少有事相关 |
jī yǔ huāng lín pǔ qiū chí zhào yuǎn shān |
积雨荒邻圃 秋池照远山 |
yàn zhōng kū yè luò zhěn shàng duàn yún xián |
砚中枯叶落 枕上断云闲 |
yě kè jiāng chán zi yī yī piān wǎng huán |
野客将禅子 依依偏往还 |
《送李馀及第归蜀》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贾岛为好友李余及第归蜀而作的送别诗。诗中的景象和情绪表达,充满了对朋友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远方故土的思念。我们可以分段解析诗的意思:
### 首联:“自从居此地,少有事相关。”
这句话写出了朋友李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生活时,生活中的事务相对简单,没有过多的牵绊和纷扰。贾岛通过这句话表达了李余在异乡的平静和自在。
### 颔联:“积雨荒邻圃,秋池照远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新的景象。连绵的雨天使得邻近的菜园荒废,秋天的池塘倒映着远方的山峦。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象,诗人不仅展示了季节的变化,也隐含了对朋友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颈联:“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砚台中的枯叶随风落下,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寥和时间的流逝。而枕边的云朵似断非断,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和宁静。这里,贾岛通过描绘个人的日常用品和生活细节,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 尾联:“野客将禅子,依依偏往还。”
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对朋友李余的深厚情感。这里的“野客”和“禅子”可能都是指李余,表现了他对生活、佛教哲学以及友情的追求。诗人用“依依”二字,表达了不舍和深情,意在说明他与李余之间的友情深厚,即便分离,情感依旧紧密相连。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一位诗人在送别好友时内心的感慨与思念,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和深远。
《送李馀及第归蜀》古诗词赏析:
贾岛的这首《送李馀及第归蜀》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与自然美相交融的送别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复杂情感,也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宁静与和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自从居此地,少有事相关”**,开篇即道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生活的环境与心境,这里的“少有事相关”暗含了二人生活中的和谐与平静,为后文描绘的宁静环境和内心的宁静奠定了基调。
2. **“积雨荒邻圃,秋池照远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自然景观。积雨使得邻近的菜园荒废,却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象,秋水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感。这里既有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生活状态的深沉感慨。
3. **“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砚台中的枯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静默,而“枕上断云闲”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他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4. **“野客将禅子,依依偏往还”**,这是对即将离别的友人李馀的描绘。诗人用“野客”和“禅子”这样的称谓,体现了李馀的洒脱和追求内心的宁静。而“依依偏往还”则表达了一种依恋与不舍的情感,尽管是归乡的旅程,但这种情感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友情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在送别之际,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