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yuè zhōu lǐ wài láng yuǎn
寄岳州李外郎远
bái gài wēi yún yī jìng shēn dōng fēng dì zǐ yuǎn xiāng xún |
白盖微云一径深 东峰弟子远相寻 |
cāng tái lù shú sēng guī sì hóng yè shēng gàn lù zài lín |
苍苔路熟僧归寺 红叶声干鹿在林 |
gāo gé qīng xiāng shēng jìng jìng yè táng shū qìng fā chán xīn |
高阁清香生静境 夜堂疏磬发禅心 |
zì cóng zǐ guì yán qián bié bú jiàn nán néng zhí zhì jīn |
自从紫桂岩前别 不见南能直至今 |
《寄岳州李外郎远》古诗词释义:
《寄岳州李外郎远》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对这首诗逐段解释:
### 白盖微云一径深, 东峰弟子远相寻,
"白盖微云一径深" 描述的是一个景色清幽的环境。"白盖"可能是比喻形状如白色盖子的云朵,"微云"表示云朵薄而轻,"一径深"则说明这条小路幽静深远。整个画面给人以宁静而深邃的感觉。
"东峰弟子远相寻" 则是描绘了一位来自东方山顶的弟子,远道而来寻找某个人(可能是李外郎)。这里以"东峰"喻指位置或方向,"弟子"用以表达谦逊或追随者的身份,"远相寻"则体现了其真诚和执着。
### 苍苔路熟僧归寺, 红叶声干鹿在林,
"苍苔路熟僧归寺" 意味着一条覆盖着苍苔的小路,僧人走过这条路,显得熟悉而宁静。这里通过苍苔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红叶声干鹿在林" 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色,落叶飘零,红叶落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声音,而鹿儿在林中悠闲地漫步。这幅画面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高阁清香生静境, 夜堂疏磬发禅心,
"高阁清香生静境" 描述的是一个高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片宁静的氛围。"高阁"象征着高远和超越,"清香"则代表着内心的纯净和愉悦。
"夜堂疏磬发禅心" 指的是在夜晚的殿堂里,轻轻的磬声响起,似乎能触动人们的禅心。"夜堂"营造出夜晚的宁静,"疏磬"则表示声音清脆而稀疏,给人以深思和静谧的感觉。
### 自从紫桂岩前别, 不见南能直至今,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自从紫桂岩前别" 意味着自从在紫桂岩与某人分别以来,时间已经过去很久,"紫桂岩"可能是地点的象征,也寓含着深刻的寓意。
"不见南能直至今" 表达了诗人对故友或重要人物的思念之情,意即自那次别后,至今未曾再相见,内心充满怀念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寄岳州李外郎远》古诗词赏析:
温庭筠的这首诗《寄岳州李外郎远》以自然景色和僧侣生活为背景,传达出一种淡泊、静谧的心境和对禅宗精神的向往。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审美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营造氛围**:“白盖微云一径深, 东峰弟子远相寻”。
- **“白盖微云”**营造出一种朦胧、幽静的氛围,仿佛是深山中的清晨,轻云轻绕,给读者以宁静的感受。
- **“一径深”**强调了路径的深远,预示着后面的景色会更加幽静。
- **“东峰弟子远相寻”**暗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在寻找一位隐居的僧侣,或是僧侣在静谧的山中等待远方的朋友,这种情境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凸显了内心的平静和对外在世界的淡泊。
2. **中间描绘宁静的自然与僧侣生活**:“苍苔路熟僧归寺, 红叶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 夜堂疏磬发禅心”。
- **“苍苔路熟”**描绘了一条被苍苔覆盖的小径,自然与僧侣生活的细节完美融合,体现了自然的原始与僧侣生活的和谐。
- **“红叶声干鹿在林”**通过红叶与鹿的生动场景,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山林中的静谧与安详。
- **“高阁清香生静境”**中的“高阁”象征着僧侣修行的高处,而“清香”则代表着修行过程中的精神净化与内心的宁静。
- **“夜堂疏磬发禅心”**则将禅宗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夜深人静之时,通过轻声的钟声,进一步触动人心深处的禅定之思。
3. **结尾寄寓情感与期望**:“自从紫桂岩前别, 不见南能直至今”。
- **“紫桂岩前别”**与开头的“远相寻”形成呼应,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也是时间上的距离,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 **“不见南能直至今”**的遗憾与期盼,暗示了作者对友人与自己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修行成果的尊敬和对未来的希望,希望友人能继续在修行道路上取得进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内心平静与修行境界的深刻思考,展现出温庭筠对禅宗精神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致,更传达了内在的精神世界,是温庭筠文学作品中对精神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完美结合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