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zuò jì yǒu rén
晚坐寄友人
yī shuǐ yōu yōu gé wèi chéng wèi chéng fēng wù jìn chái jīng |
一水悠悠隔渭城 渭城风物近柴荆 |
hán qióng zhà xiǎng cuī jī zhù lǚ yàn chū lái yì dì xiōng |
寒蛩乍响催机杼 旅雁初来忆弟兄 |
zì wèi lín quán qiān xiǎo mèng bù guān zhēn chǔ bào qiū shēng |
自为林泉牵晓梦 不关砧杵报秋声 |
zi xū hé chǔ kān xiāo kě shì xiàng wén yuán wèn zhǎng qīng |
子虚何处堪消渴 试向文园问长卿 |
《晚坐寄友人》古诗词释义:
温庭筠的这首《晚坐寄友人》,表达了诗人夜晚独坐的思绪,通过对环境与情感的描绘,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下面逐段解释:
**一水悠悠隔渭城**
这一句以“一水悠悠”营造出远离渭城的氛围,用“悠悠”二字强调了水流的悠长,暗示着诗人与渭城之间的距离感。渭城可能是某种特定的地点或景象的代称,暗示着某种回忆或情感的起点。
**渭城风物近柴荆**
“渭城风物”描绘了渭城的景象,“近柴荆”则是指近处的柴门或篱笆,强调了诗人视线所及的范围。整体营造出一种远离喧嚣,接近自然的宁静氛围。
**寒蛩乍响催机杼,旅雁初来忆弟兄**
这两句是诗人情绪的转折点。寒蛩(秋虫)的“乍响”与机杼(织布机)的转动声交织在一起,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同时也触发了诗人内心的思念。旅雁的初来,让诗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远方的兄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自为林泉牵晓梦,不关砧杵报秋声**
诗人通过“林泉”与“晓梦”的连接,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同时,虽然“砧杵”(捣衣石和杵,用于捣衣)的秋声并不直接引起他的思虑,但这种自然界的声响与他的情绪产生了共鸣,使得思念之情更为深刻。
**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
“子虚”出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此处可能指代友人,表达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抑制。而“文园”指的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曾被封为文园郎,此处可能暗示诗人想通过友人了解远方的动态,以及在思念之中的友人是否过得好。最后一句“试向文园问长卿”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像司马相如一样关心自己,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交流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活动,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关切。
《晚坐寄友人》古诗词赏析:
温庭筠的这首《晚坐寄友人》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通过诗人晚坐的所见所感,寄寓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景象描绘**:首句“一水悠悠隔渭城”,描绘了一幅辽阔、静谧的水边景象,用“悠悠”二字,既显水流的舒缓,又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渭城的“近柴荆”又进一步拉近了读者与渭城的距离,让人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柴门的细微声响,感受到一种接近自然、接近平凡生活的温馨和安宁。
2. **情感表达**:接着的“寒蛩乍响催机杼,旅雁初来忆弟兄”,通过寒蛩(蟋蟀)和旅雁(从远方来的雁群)的出现,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蟋蟀的鸣叫催促着农事的繁忙,雁群的南迁让诗人想起了远方的兄弟,情感的细腻与丰富,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情与怀旧之情。
3. **人生哲理**:“自为林泉牵晓梦,不关砧杵报秋声”,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慨。林泉(山林、泉水)象征着诗人追求的宁静与自由,而“不关砧杵报秋声”则是对世事的淡然,说明诗人对生活中的琐碎事物不为所动,更侧重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4. **借古抒怀**:“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此处引用了《汉书·东方朔传》中的典故“子虚”,意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诗中的“文园”(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别称)与“长卿”(司马相如的字)都是对友人的称谓,通过引用古代文人的故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文学情谊。
整体而言,温庭筠的这首《晚坐寄友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真挚的情感表达和深远的人生哲理,构建了一个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思的艺术世界,让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自然、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