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 yuǎn

寄远

作者:李频 
gāo sì shàng fāng wú bù jiàn     tiān yá xíng kè sī tiáo tiáo
高寺上方无不见   天涯行客思迢迢
xī jiāng fān guà dōng fēng jí     xià kǒu chéng xián chǔ sāi yáo
西江帆挂东风急   夏口城衔楚塞遥
shā zhǔ yú guī duō shī wǎng     sāng lín cán hòu jǐn kōng tiáo
沙渚渔归多湿网   桑林蚕后尽空条
gǎn shí tàn wù xún sēng huà     wéi xiàng chán xīn dé jì liáo
感时叹物寻僧话   惟向禅心得寂寥

《寄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寄远》是由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禅宗的追求。下面逐句解释:

1. **高寺上方无不见,天涯行客思迢迢**:在这高耸入云的寺院之上,四下无一景物是看不到的,让行走在天涯的旅人思虑悠长,心情无限遥远。

2. **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在西江的水面上,帆船挂起风帆,随着东风迅速前行。而此时的夏口城,正含而不露地与遥远的楚塞相连,两地相隔,心却相通。

3. **沙渚渔归多湿网,桑林蚕后尽空条**:岸边的沙洲上,渔人带着湿漉漉的渔网归来。而桑树林中,蚕儿在繁盛之后,桑枝上已经满是空条,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与交替。

4. **感时叹物寻僧话,惟向禅心得寂寥**:在感慨时光的流逝和自然万物的变化中,诗人寻求与僧人的对话,希望从禅宗的智慧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解脱,面对一切的寂寥与空虚。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对自然万物的感慨,以及在寻求心灵慰藉中对禅宗的向往。诗中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寄远》古诗词赏析:

李频的《寄远》诗,体现了他深邃的哲思与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全诗以一种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的语言,描绘了远方行客的思绪与感慨,以及诗人自己在面对自然与人生变幻时的内心世界。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赏析:

1. **高寺上方无不见,天涯行客思迢迢**:首句开篇即点出诗的主题,高寺之上,无论远近,都可望见。行客思乡之情,因为距离而愈发绵长,令人感同身受。这里的“天涯”与“迢迢”,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遥远,也寓意了情感上的深刻。

2. **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这一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展现了动态之美。西江上的帆船在东风的吹拂下快速行驶,夏口城被远方的楚塞所遥望。帆船的“急”与城的“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动感,也蕴含了一种对远方的渴望与向往。

3. **沙渚渔归多湿网,桑林蚕后尽空条**:这一句运用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描绘了一幅渔夫归家,渔网湿重,桑林中蚕事结束,桑枝空秃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转、生命变化的隐喻,反映了事物从繁盛到衰败的自然规律。

4. **感时叹物寻僧话,惟向禅心得寂寥**: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在情感。在面对时间和物事的变迁时,诗人寻求与僧人的交谈,希望能够从禅学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宁静。这里的“寂寥”既指外在环境的静谧,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孤独、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与探索。

综上所述,李频的《寄远》不仅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更蕴含了对人生、对时间、对心灵世界的深层次思考。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李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