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áng ān jí shì

长安即事

作者:李频 
tíng qián shù jǐn shǒu zhōng zāi     xiān hòu huā fēn jǐ fān kāi
庭前树尽手中栽   先后花分几番开
cháo niǎo liàn chú jīng bù qǐ     yě rén sī jiǔ qù hái lái
巢鸟恋雏惊不起   野人思酒去还来
zì pāo guān yǔ qīng shān jìn     shuí yà shēn wèi bái fà cuī
自抛官与青山近   谁讶身为白发催
mén wài xún cháng xíng lè chù     chóng chóng lǚ jì zài méi tái
门外寻常行乐处   重重履迹在莓苔

《长安即事》古诗词释义:

这首《长安即事》描绘了一位在长安生活的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细节。李频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他在长安的日常生活感受,以及他对官场、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看法。让我们逐段解读这首诗:

1."庭前树尽手中栽,先后花分几番开,巢鸟恋雏惊不起"
- 这句诗首先描述了庭院中树木的栽种过程。诗人亲手栽种的树已经长大,树上先后绽放的花朵见证了时间的流转。最后,他描绘了鸟儿在巢中抚育雏鸟的情景,即使是轻微的声响也难以惊动它们,这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深深眷恋。

2."野人思酒去还来,自抛官与青山近,谁讶身为白发催"
- 这几句诗透露出诗人既享受自然生活又与官场有牵绊的复杂心境。他思念酒,代表着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和对官场束缚的逃避,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自然,与青山相伴。这里通过“自抛官与青山近”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官场的疏离。最后两句中的“谁讶身为白发催”则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诗人可能已经年迈,但并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3."门外寻常行乐处,重重履迹在莓苔"
- 最后一句,诗人通过描述门外寻常的乐土,以及那些被莓苔覆盖的足迹,暗示了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宁静,以及他对这些日常痕迹的珍视。莓苔在这里象征时间的痕迹,也可能是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活的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长安即事》古诗词赏析:

李频的这首《长安即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长安生活中的自然景致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而又略带些许感伤的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自然与生活交织的场景**:“庭前树尽手中栽,先后花分几番开”,诗的开头描绘了作者亲手栽种的树木,随着时间的流逝,树木生长,花开花落,季节更迭。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变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2. **生活细节的描绘**:“巢鸟恋雏惊不起,野人思酒去还来”,通过“巢鸟”与“野人”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关注和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鸟儿对幼鸟的呵护与人的酒瘾,看似无关的生活细节,却在诗人笔下展现出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微妙联系。

3. **个人情感的流露**:“自抛官与青山近,谁讶身为白发催”,诗人选择远离官场,与青山相伴,表现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而“谁讶身为白发催”则反映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追求与老年反思的复杂情感。

4. **结尾的自我反思**:“门外寻常行乐处,重重履迹在莓苔”,通过描写门外日常行走的足迹,尤其是莓苔上的足迹,诗人或许在反思生活的简单与平凡,以及岁月在每个人生活轨迹上留下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致为载体,融合了个人生活体验和情感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李频在这首诗中,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更深入探讨了时间、自然、生活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一种静美而又略带淡淡的忧伤的美学风格。

李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