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è yóu yuán chūn wàng
乐游原春望
shèng dài wéi rú kě zhì shēn shuí zhī yòu bié wǔ líng chūn |
圣代为儒可致身 谁知又别五陵春 |
qīng mén dú chū kōng guī niǎo zǐ mò xiāng féng jǐn zuì rén |
青门独出空归鸟 紫陌相逢尽醉人 |
jiāng dǎo qù xún chuí diào yuǎn sāi shān lái jiàn jǔ tóu pín |
江岛去寻垂钓远 塞山来见举头频 |
qiě xū gòng lù biān chéng jiǔ hé bì táo jiā yǒu bái lún |
且须共漉边城酒 何必陶家有白纶 |
《乐游原春望》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乐游原春望》。我们可以分段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1."圣代为儒可致身,谁知又别五陵春,"
这句话表示在圣明的时代,读书人(儒者)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致身),即追求功名。但紧接着,“谁知又别五陵春”则是说,没想到在春天再次离开五陵(五陵可能指的是长安周边的五大陵墓,即汉代皇帝的陵墓群)的时节,暗示了诗人的某种情感变化或经历的转变。
2."青门独出空归鸟,紫陌相逢尽醉人,"
这里“青门”是指长安城的东门,是出城的门户。"空归鸟"可能象征诗人独自一人,内心空虚或疲惫,仿佛归巢的鸟儿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紫陌"指的是长安的繁华大道,"相逢尽醉人"则形象地描绘了在这条路上,几乎每个人都沉醉于酒宴和享乐之中,流露出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
3."江岛去寻垂钓远,塞山来见举头频,"
"江岛去寻垂钓远"可能是指诗人为了逃避现实的困扰,前往远离尘嚣的江边岛屿,尝试着钓鱼来寄托自己的心绪。"塞山来见举头频"则是在描述诗人频繁回望,可能是对过往的怀念,或者是对未知的探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4."且须共漉边城酒,何必陶家有白纶"
"且须共漉边城酒"可能是说诗人暂且与他人共饮城边的美酒,享受片刻的欢愉和暂时的忘却。"何必陶家有白纶"的“陶家”可能指陶渊明,他的诗句中有“白纶”或“白巾”的形象,此处可能是诗人借以表达,不必追求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而是可以享受平凡而真挚的欢乐,不必过于苛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化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既有对功名与现实的反思,也有对自然和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既无奈又寻求解脱的情感。
《乐游原春望》古诗词赏析:
李频的《乐游原春望》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乐游原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全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人世变迁的感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憧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圣代为儒可致身,谁知又别五陵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理想社会的向往,认为在这样的时代,读书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地位和成就。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的失望,因为他在乐游原见到的并非想象中的繁华景象,而是已经别离了春天的五陵,即长安附近的皇陵,暗示了春天的流逝,也可能是美好时代不再的象征。
2. **颔联“青门独出空归鸟,紫陌相逢尽醉人”**:青门指的是古代长安城的南门,这里人烟稀少,只有归巢的鸟儿;而紫陌则指宽阔的官道,路人们在这里尽情饮酒作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乐游原春天景象的两面,表达了诗人对人们看似欢乐实则空虚生活的感慨。
3. **颈联“江岛去寻垂钓远,塞山来见举头频”**:这两句描写了诗人远离尘嚣,去江岛垂钓的宁静生活与常到塞山的频繁足迹。江岛象征了诗人的避世追求,而塞山则可能代表了对边疆或远方的向往。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逃离世俗、寻求内心平静与远大目标的渴望。
4. **尾联“且须共漉边城酒,何必陶家有白纶”**: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平衡的态度。他建议与友人一起畅饮边城的美酒,享受当下的欢乐,而不是过分追求陶渊明式的避世生活,甚至放弃对国家的忠诚。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一种对国家和责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李频的《乐游原春望》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