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 què xíng
黄雀行
wǔ líng jiā qì wǎn fēn yūn bà yè xióng tú shì zì fēn |
五陵佳气晚氛氲 霸业雄图势自分 |
qín dì shān hé lián chǔ sāi hàn jiā gōng diàn rù qīng yún |
秦地山河连楚塞 汉家宫殿入青云 |
wèi yāng shù sè chūn zhōng jiàn cháng lè zhōng shēng yuè xià wén |
未央树色春中见 长乐钟声月下闻 |
wú nà yáng huá qǐ chóu sī mǎn tiān piāo luò xuě fēn fēn |
无那杨华起愁思 满天飘落雪纷纷 |
《黄雀行》古诗词释义:
诗词《黄雀行》由唐代诗人李频创作,这首诗是对历史的咏叹,通过黄雀的视角展现了五陵、秦地、楚塞、汉家宫殿等历史场景,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忧虑。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 五陵佳气晚氛氲,霸业雄图势自分,
诗的开篇通过描述“五陵”(长安附近的五个皇家陵墓)傍晚时分的美丽云雾,暗示着古代帝王的霸业雄图犹如这云雾一般,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不需刻意构建。这里既有对历史辉煌的赞颂,也有对辉煌消逝的预感。
### 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
此句将镜头拉远,描绘了秦地(即秦国之地)的壮丽山河与楚塞(楚国的边塞)相连的广阔景象,以及汉代宫殿耸入云端的壮观,体现了中国历史的宏大与连贯性。秦与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此句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建筑的对比,强调了历史的悠久与文化底蕴。
### 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
这两句更具体地描绘了特定场景下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未央宫(汉代皇宫)春天的树色与长乐宫(汉代皇宫)月夜的钟声。这里通过“春中见”的树色与“月下闻”的钟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静默。
### 无那杨华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
诗的最后一句通过黄雀的视角,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忧思。杨花(杨树的花)在空中飘落,引发了诗人无尽的愁思。最终,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满天飘落,象征着历史的消逝和生命的无常。这里以黄雀的哀鸣,寓言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黄雀的视角,以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对现状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历史观和生命哲学。
《黄雀行》古诗词赏析:
李频的《黄雀行》是一首描绘长安繁华与变迁的诗作,通过描绘历史的象征与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盛世的缅怀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历史厚重感和深沉的怀古之情。
首句“五陵佳气晚氛氲”,以“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皇陵,象征着昔日帝王的权力和荣耀)的佳气为起点,暗示长安作为古都的辉煌历史。接下来的“霸业雄图势自分”则直接点明了长安作为政治、军事中心的历史地位。这两句诗通过时空的对比,构建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宏大画面。
“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两句,继续沿用历史的视角,将长安所在的地理位置与秦汉时期的辉煌联系起来。秦地指的是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与楚塞的连接则强调了长安的地理位置优势;宫殿入青云,形象地描绘了宫殿之高大,反映出当时的繁荣景象。
“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则转而描绘长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未央宫的树木在春色中显得格外生机盎然,长乐宫的钟声在月夜中回响,展现出长安作为文化中心的独特魅力。
最后一句“无那杨华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则通过描写杨花飘落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杨花飘落,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它引发诗人的愁思,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意象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盛世的怀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深沉思考,既有对历史辉煌的赞颂,也有对时代变迁的忧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