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ūn rì sī guī

春日思归

作者:李频 
shuāng qīng liǎng bìn yù xiāng qīn     chóu xù wú duān bù kě xún
霜轻两鬓欲相侵   愁绪无端不可寻
qín nǚ gōng zhuāng kōng mì bàn     yǐng láng bái xuě shǎo zhī yīn
秦女红妆空觅伴   郢郎白雪少知音
cháng tíng gǔ mù chūn xiān lǎo     tài huá qīng yān wǎn gēng shēn
长亭古木春先老   太华青烟晚更深
dú xiàng bà líng dōng běi wàng     yī fēng shū jì wàn zhòng xīn
独向灞陵东北望   一封书寄万重心

《春日思归》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春日思归》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表达了一位旅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段解释每一句的意思:

1. **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
- 题目和首句就点明了季节是春天,同时出现了“两鬓”这个词,暗示了诗人的年纪。首句“霜轻两鬓欲相侵”描绘了春寒料峭的时节,霜似乎要侵入鬓发,给人以寒冷和岁月的压迫感。第二句“愁绪无端不可寻”表明诗人心中充满了无法解释的忧愁,这种忧愁是深埋心底,找不到源头的,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深刻的。

2. **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
- “秦女红妆空觅伴”比喻在异乡漂泊的旅人,在这繁华的场景下,却感觉不到真正的同伴或朋友,就如同古代秦地的女子,尽管装扮华丽,但仍旧感到孤独。第二句“郢郎白雪少知音”则用音乐的比喻,形容在异乡的旅人难以找到能理解自己、与自己有共鸣的人,如同郢地的乐师演奏出的白雪般的高雅音乐,却难以找到真正的知音。

3. **长亭古木春先老,太华青烟晚更深,**
- “长亭古木春先老”描绘了在长长的旅途中,古老的树木在春天来临之际就已经显露出老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旅人的孤独。这里的“老”不仅指树木的自然老去,也是诗人情感的隐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第二句“太华青烟晚更深”则是通过描述西岳华山傍晚的青烟,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降临,增添了一种静谧和孤寂的氛围。

4. **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
- “独向灞陵东北望”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向北望向灞陵的方向,灞陵是一个著名的地名,在此象征着诗人的故乡。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思念。最后一句“一封书寄万重心”则点明诗人正在写一封家书,通过这封书信寄寓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与复杂情感,这一封信承载了诗人无数的思绪和情感。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旅人的孤独、忧愁、对家乡的思念,以及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复杂感悟。

《春日思归》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春日思归》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诗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于家乡、往昔友情的深切思念,通过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既静美又略带哀愁的意境。

首联“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诗人开篇即展现了一幅白发斑斑、愁绪缠绕的画面。用“霜轻”来形容岁月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年华老去,两鬓生霜,自然引出内心的愁绪。“愁绪无端不可寻”则道出了愁绪的无形与难以捕捉,表现了诗人情绪的复杂和难以言喻。

颔联“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秦女红妆与郢郎白雪,分别借指古代与诗歌有关的美丽女子和高雅的音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怀念,同时用“空觅伴”和“少知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寻求共鸣的艰难和孤独感,反映了诗人与周围环境、与社会的疏离感。

颈联“长亭古木春先老,太华青烟晚更深”,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象,长亭旁、古木中,春天似乎比其他地方来得更早,但也更早地展现出衰老的迹象。太华山的青烟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深邃,这里的景象既渲染了季节的变化,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时光的流逝。

尾联“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收束全诗,诗人独自站在灞陵(古代送别之地)东北方向,遥望家乡,一封简短的书信承载着万千思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亲人、朋友的无尽牵挂。整个画面呈现出了一种孤独、深情、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哲思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李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