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ú bié shān jiā
留别山家
dāng mén kàn shǎo shì yǐ zhàng fù pī yī |
当门看少室 倚杖复披衣 |
měi rì xǐng hái zuì wú rén shì yǔ fēi |
每日醒还醉 无人是与非 |
jià shū chōu dú luàn tíng guǒ zhāi cháng xī |
架书抽读乱 庭果摘尝稀 |
dú yǒu jiāng nán kè sī jiā wèi dé guī |
独有江南客 思家未得归 |
《留别山家》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李频所作,题目为《留别山家》,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山中居所的留恋以及思乡之情的诗。下面逐段解释诗中各句的含义:
1. **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诗人站在门前,远眺着少室山。少室山是河南省登封市境内的一座山,与附近的中岳嵩山相连,诗人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宁静和避世的意境。倚杖表示他处于一种半靠半立的状态,而披衣则可能是在凉风中为了保暖而披上外衣。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悠闲和安逸,以及他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2. **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每天醒来和睡前,诗人都沉浸在一种醉酒的状态中。这里的“醉”不仅仅是指生理上的醉酒,更是一种心灵的沉醉,对自然美景的沉迷和对山中生活的沉浸。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逃避和隔离,似乎在现实的尘嚣之外找到了一片净土,不再受世俗是非的困扰。
3.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诗人在书架上随意抽出书籍阅读,但发现书籍中记载的内容有些混乱,可能象征着他的思绪杂乱,或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并未达到系统和清晰的程度。同时,庭院中的果子虽然稀少,但也象征着他的生活简单朴素,与自然紧密相连。这透露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
4. **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在山中独居的诗人,心中只有江南的客人(可能是指他思念的江南故乡或江南的友人),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然而,现实中的他并未能回到家乡,这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自由和故乡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对自我心灵的探索和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留别山家》古诗词赏析:
李频的这首《留别山家》是一首描绘出隐逸生活的诗作,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场景描绘**:“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 —— 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居图景。门对少室山,倚杖披衣,显示出作者居住环境的自然与质朴。少室山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壮丽,也暗示了作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心境。
2. **生活状态**:“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 —— 这两句展示了作者日常生活的悠闲与淡泊。醒与醉并非指真的饮酒,而是内心的超脱与忘我。与是非的脱离,体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与自适。
3. **日常细节**:“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 —— 描述了作者日常的阅读与品尝水果的片段,充满了田园生活的闲适感。书架上的乱翻,反映了作者阅读的随意与自由,而庭果的稀少则可能暗示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简单追求,更注重心灵的滋养。
4. **孤独与期待**:“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 —— 这是诗中唯一表达情感的部分,显示出作者虽身处山林,但内心深处对江南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孤独与思念,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简朴的语言,描绘出一个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李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