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mù qiū zhòng guò shān sēng yuàn

暮秋重过山僧院

作者:李频 
xuě hòu jiāng shǎng qù     fēng guāng gù guó xīn
雪后江上去   风光故国新
qīng hún tiān qì xiǎo     lǜ dòng làng huā chūn
清浑天气晓   绿动浪花春
quàn jiǔ tí hú niǎo     chéng zhōu zhèn zé rén
劝酒提壶鸟   乘舟震泽人
shuí zhī cāng hǎi yuè     qǔ guì què lái qín
谁知沧海月   取桂却来秦

《暮秋重过山僧院》古诗词释义:

《暮秋重过山僧院》是唐代诗人李频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再次拜访山中僧侣院落时所见之景和内心感受。下面逐段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1. **雪后江上去,风光故国新**:诗的开头描述的是雪后江面的景色,江面因雪的覆盖而显得格外清新,虽然表面上看似是在去往他乡的路上,但实际上,这里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新”景象的向往和对往日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故国新”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顾和对眼前改变的感知。

2. **清浑天气晓,绿动浪花春**:在黎明时分,天空呈现出既清新又浑然一体的景象,这里的“清浑”可能在诗中暗含某种哲学或道家思想,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同时,江面上的浪花在晨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绿意,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3. **劝酒提壶鸟,乘舟震泽人**: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相结合。提壶鸟似乎在为来访的诗人提供美酒,象征自然界的和谐与热情。而乘舟在震泽(太湖)上的人,可能是诗人或僧侣的友人,他们或许正在享受船行水上的愉悦,或者共同品味这一时刻的宁静与美好。

4. **谁知沧海月,取桂却来秦**:最后一句寓意深邃,以“沧海月”象征广阔的天地间事物的渺小和转瞬即逝的美景,而“取桂”则可能指的是取桂枝(桂树),在古代文化中常用来象征高洁、清雅。这句诗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即尽管世界广阔,时光短暂,但人们仍能追寻内心深处的高雅和纯粹。通过“却来秦”(回归秦国,可能象征着回归源头或初心),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自然、对内心的回归与寻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暮秋时节山僧院落周围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感受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命之律动以及内心世界深邃思考的融合。

《暮秋重过山僧院》古诗词赏析:

李频的《暮秋重过山僧院》通过描绘了一幅充满意境的暮秋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情感氛围。这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反思。

首联“雪后江上去,风光故国新”用对比的手法,以雪后的江面为背景,描绘出一片清新脱俗的景色,暗示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故国新”三字,既是对自然景色更新的感叹,也是对内心的重新审视,展现出一种回望过往、审视现在的复杂情感。

颔联“清浑天气晓,绿动浪花春”继续描绘晨曦中江面的景象,用“清浑”二字来形容天气,既反映了自然景象的纯净与混沌,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细腻。而“绿动浪花春”则直接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江面的波浪联系起来,用“绿”字强调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生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颈联“劝酒提壶鸟,乘舟震泽人”将自然界的动植物与人的活动融入画面,提壶鸟的悠闲与乘舟人的忙碌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通过这些具体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尾联“谁知沧海月,取桂却来秦”以一个充满哲理的疑问结尾,借助“沧海月”与“取桂来秦”两个典故,暗示了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探索与思考。这里的“沧海月”可能象征着人生的辽阔与深邃,而“取桂来秦”则可能暗示着追求与归宿的主题。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归宿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总之,李频的这首诗通过对暮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人生旅程的哲理反思,形成了一种富有意境和深意的艺术作品。

李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