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líng dōng fēng tíng yǔ yǒu rén huà bié
宛陵东峰亭与友人话别
xiāo yáo péng gé lì cái zi fù shī liú |
逍遥蓬阁吏 才子复诗流 |
fén jí yīn qióng lǎn jiāng hú què zòng yóu |
坟籍因穷览 江湖却纵游 |
mián bō tīng shù gǔ fàn pǔ yuē yú zhōu |
眠波听戍鼓 饭浦约鱼舟 |
chǔ chù yíng gāo mì xiān yīng sǎo jùn lóu |
处处迎高密 先应扫郡楼 |
《宛陵东峰亭与友人话别》古诗词释义:
《宛陵东峰亭与友人话别》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一首诗,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远方的向往。以下是逐段解释:
### 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
这两句诗开篇即赞美了友人的身份与才华。"逍遥蓬阁吏",蓬阁,古时的一种官署,这里用作隐喻,表示友人虽然身居官场,却悠然自得,不被俗务所累。"才子复诗流"则明确指出友人不仅是官员,还是一位才情出众的诗人。这里的"诗流"指的是诗歌的风气或流派,形象地表明友人不仅在官场上有着卓越的表现,文学上也同样成就斐然。
### 坟籍因穷览,江湖却纵游,
"坟籍因穷览"中的"坟籍"指的是古代典籍,特别是经史子集中的重要著作。这一句的意思是,友人对这些古代文献有深入的研读和探索,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学识与思想。"江湖却纵游"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享受着自然与自由的生活方式,游历于山水之间,体验着江湖的广阔与自由。
### 眠波听戍鼓,饭浦约鱼舟,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友人追求自然生活的情景。"眠波听戍鼓"意味着友人在水边沉睡,倾听远处边防的鼓声。这一场景表现了友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着边关的安宁。"饭浦约鱼舟"则是说在饭浦这个地方,友人与渔民相约,共享着捕鱼的快乐。这里通过具体的活动,展现了友人与自然界的亲近关系,以及与渔民的和谐相处。
### 处处迎高密,先应扫郡楼,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和期望。"处处迎高密"中的"高密"是指高官或显赫的人物。这句话意味着,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尊敬,如同高官一样受到众人的拥戴。"先应扫郡楼"则是期望友人在所到之处都能带来清洁和和谐,就如同扫除郡楼的灰尘一般,为地方带来新的生机与秩序。整句诗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希望其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尊敬,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态度和行为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以及对自由、自然和高远理想的向往。
《宛陵东峰亭与友人话别》古诗词赏析:
《宛陵东峰亭与友人话别》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一首送别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告别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离别的伤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逍遥蓬阁吏, 才子复诗流。” 开篇就展现了诗人作为一个自由自在的官吏形象,与才子诗人的身份相融合。这里的“才子”不仅指诗人自己,也泛指有才华的友人,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文人相惜之情。
2. **颔联**:“坟籍因穷览, 江湖却纵游。” “坟籍”指的是古籍,暗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厚兴趣和深入探究的精神。“江湖”则暗示了诗人的游历生活,与“坟籍”相对,表达了对学术与生活的双重追求。
3. **颈联**:“眠波听戍鼓, 饭浦约鱼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水边共度的宁静时光,眠波暗示夜晚的平静水面,听戍鼓可能指的是远处边塞的鼓声,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凄美的意境。饭浦则是晚餐时在饭后的闲谈,与友人约定了去江边钓鱼的计划,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乐趣。
4. **尾联**:“处处迎高密, 先应扫郡楼。”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想象着友人离开后,高密(可能是地名,此处泛指友人的去向)将迎接他,而此时诗人所在的郡楼则应被打扫干净,准备迎接新来的客人。这既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开始新旅程的祝愿,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离别的伤感。诗人的情感细腻,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