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óu sì míng shān liú fán èr zhēn rén cí , tí shān xià sūn shì jū
游四明山刘樊二真人祠,题山下孙氏居
kōng mén yǒu cái zi dé dào yì yín shī |
空门有才子 得道亦吟诗 |
nèi diàn pín zhēng rù gū fēng jiǔ zuò qī |
内殿频征入 孤峰久作期 |
gāo míng hé dài bǐ mì xíng jǐ shēng chí |
高名何代比 密行几生持 |
zhǎng ài qiáo sōng yuàn qīng liáng zuò xià shí |
长爱乔松院 清凉坐夏时 |
《游四明山刘樊二真人祠,题山下孙氏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四明山刘樊二真人的祠堂后,对山下孙氏居所的思考与感慨,其中蕴含了对道德修养、人生态度以及自然美的赞美。下面逐句解释:
1. **空门有才子,得道亦吟诗**:首句指出在佛教的“空门”(指佛教修行之地)中有才华横溢的青年,他们不仅修习佛法,还能吟诗作赋,体现出文人与僧侣相融合的境界。
2. **内殿频征入,孤峰久作期**:这一句描述了这些得道之士被频繁地邀请进入内殿,与高僧大德共论佛法,他们期待着能够在孤高的山峰上长久地修行与生活。
3. **高名何代比,密行几生持**:通过这一问句,诗人赞叹这两位真人(得道之士)的名声在历史上的独特与崇高,同时也暗示他们修行的密行(指内心深处的修行与实践)超越了一般人,需要几世的努力才能达到。
4. **长爱乔松院,清凉坐夏时**: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尤其是那高大的松树围绕的清净院落,以及在夏日时分,这里带给人们的一份清凉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四明山下两位得道之士的生活与修行,以及诗人对他们高洁品质与自然美景的赞美,传递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游四明山刘樊二真人祠,题山下孙氏居》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所作,主要表达了他对四明山刘樊二真人祠以及山下孙氏居的崇敬之情。诗中蕴含了对道家文化、自然美景以及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道家精神与文人风骨**:“空门有才子,得道亦吟诗”,诗一开始便揭示了主题,即道家的智慧与诗人的风骨相融合的景象。这里,“空门”既指道家修行的场所,也暗指心灵的空灵状态,诗人以“有才子”与“得道”并提,强调了道与才、道与文的内在联系。
2. **君臣之谊与精神追求**:“内殿频征入,孤峰久作期”,这里的“内殿”可能指的是修行中的深度体验或是内心的幽静之地,而“孤峰”则象征着高远的追求和独立的精神。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多次深入内殿体验修行,也体现了他与道家高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追求。
3. **历史与个人修养**:“高名何代比,密行几生持”,诗人将“高名”与“密行”对比,前者指的是名誉与成就,后者则是个人的道德实践和修行。这两句暗示了个人的道德与名声是超越时空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4.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长爱乔松院,清凉坐夏时”,最后一句直接描绘了诗人对四明山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夏日清凉环境中静坐的场景。这里的“乔松院”不仅象征着宁静与超脱,也隐含着道家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家文化中的修行、君臣情谊、历史传承和个人修养,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李频对道家精神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热爱。诗中的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