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ò bìng gǎn chūn jì lǔ wàng
卧病感春寄鲁望
zhàng tī chūn yān nuǎn xiàng yáng fán jūn wèi wǒ zhì yíng kuāng |
杖擿春烟暖向阳 烦君为我致盈筐 |
shēn tiāo zhà jiàn niú chún yè xì qiā xú wén shǔ ěr xiāng |
深挑乍见牛唇液 细掐徐闻鼠耳香 |
zǐ jiǎ cǎi cóng quán mài pàn cuì yá sōu zì shí gēn bàng |
紫甲采从泉脉畔 翠牙搜自石根傍 |
diāo hú fàn shú b u hú ruǎn bú shì gāo rén bù hé cháng |
雕胡饭熟bu糊软 不是高人不合尝 |
《卧病感春寄鲁望》古诗词释义:
皮日休的这首《卧病感春寄鲁望》表达了一种病中对春日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渴望,通过描述春天里的美食,寄托了作者对健康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1. **杖擿春烟暖向阳**:句意为:病中扶持着拐杖,感受着暖暖的春日阳光透过轻烟,向阳而行。这里描绘了病中人的状态,虽然行动受限,但仍然向往自然的温暖与美好。
2. **烦君为我致盈筐**:希望你能为我准备满满一筐的春日美味。表达出对友人的请求,希望友人能带给自己春天的美食,以缓解病痛。
3. **深挑乍见牛唇液,细掐徐闻鼠耳香**:语句用了夸张的比喻,描述春天田野里发现的美食。乍见“牛唇液”可能指的是发现了一片嫩绿的蔬菜或草叶,细掐“鼠耳香”则可能是掐取了鼠耳草的清香。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美食的期待,也隐含着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4. **紫甲采从泉脉畔,翠牙搜自石根傍**:紫甲、翠牙可能指的是蔬菜或草本植物的别称,采摘它们通常从泉边或岩石旁。这句通过采摘活动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清新之美的追求和对新鲜食材的渴望。
5. **雕胡饭熟bu糊软**:雕胡可能是古代的一种稻米,形容其煮熟后的状态为“bu糊软”,意为柔软适口。这可能是作者对健康饮食的一种理想化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食的细腻品味。
6. **不是高人不合尝**:意思为:如果不是真正能享受生活、品鉴美味的人,这些美食便无法完全展现其魅力。这句表达了对真正生活品味者的尊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春天的美好食物,表达了作者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卧病感春寄鲁望》古诗词赏析:
皮日休的《卧病感春寄鲁望》是一首表达诗人卧病在床时对春天的感怀以及对好友鲁望的深切思念之作。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描述病中感春**:诗人在病中对春天的感知是通过一系列自然界的活动和景象来表达的,如“杖擿春烟暖向阳”,描绘出春日阳光透过薄雾,温暖照射的情景。这种对温暖和生命力的追求,在病中的诗人看来尤为珍贵,表达了他对春天生机勃勃的向往。
2. **好友鲁望的形象**:“烦君为我致盈筐”,是诗人向远方的好友鲁望求助,表达出对对方的依赖与信任。这既反映出诗人病中生活的不便,也展现了深厚的友情。鲁望的形象在诗中虽未直接描绘,但通过“致盈筐”的行为,塑造了他善良、体贴的形象。
3. **对食物的描述**:“深挑乍见牛唇液,细掐徐闻鼠耳香”,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食物的色泽、香气和口感。牛唇的湿润、鼠耳的香味、紫甲的色泽和翠牙的鲜绿,以及“雕胡饭熟”的描写,都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细节的热爱。这不仅是一种食物的描述,也是诗人生活态度的体现,展现出一种品味生活的雅致。
4. **结尾的升华**:“不是高人不合尝”,这句话既是对食物品质的肯定,也隐含着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高人”(即有品行、有修养的人)的向往。通过这句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食的欣赏,也传递出一种生活哲学——只有具备一定素养和品味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和理解生活中的美好。
综上所述,皮日休的《卧病感春寄鲁望》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更蕴含了对生活、友情和美好事物的深深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对春天、食物等具体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