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 zǐ shí yàn jì lǔ wàng jiān chóu jiàn zèng
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
yàn gǔ yǐ chéng lán shè tǔ gōng qiáng yī jiù yā céng yá |
艳骨已成兰麝土 宫墙依旧压层崖 |
nǔ tái yǔ huài féng jīn zú xiāng jìng ní xiāo lù yù chāi |
弩台雨坏逢金镞 香径泥销露玉钗 |
yàn zhǎo zhǐ liú xī niǎo yù xiè láng kōng xìn yě huā mái |
砚沼只留溪鸟浴 屟廊空信野花埋 |
gū sū mí lù zhēn xián shì xū wèi dāng shí yī chuàng huái |
姑苏麋鹿真闲事 须为当时一怆怀 |
《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古诗词释义:
皮日休的这首《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是一首通过对紫石砚的描写,表达对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的诗。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1.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 **艳骨已成兰麝土**:这里的“艳骨”指的是古时贵族女性的骸骨,比喻昔日繁华已逝,只余下香气(兰麝)般的回忆。兰麝土,指的是带有香料(如麝香)的土壤,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过去的美好。
- **宫墙依旧压层崖**:描述了古老的宫殿围墙依旧高耸,矗立在层叠的山崖之上。这象征着历史的永恒,尽管物是人非,但曾经辉煌的记忆仍旧存在。
2.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 **弩台雨坏逢金镞**:这里提到的是弩台(古时的箭台)被雨水侵蚀,形成了断痕,遗留下箭头(金镞)。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侵蚀,同时箭头的金光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力量。
- **香径泥销露玉钗**:香径指的是昔日贵族或皇家园林中洒满香气的小径,这里的“销”指经过风雨侵蚀,小径的泥土消散,露出了玉钗(装饰品)。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历史深处的珍稀与美好。
3. **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
- **砚沼只留溪鸟浴**:描述紫石砚所在的池沼,只有溪水中的鸟儿在游泳。这形象地展现了砚池的荒废与自然的侵蚀,反映出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沉寂。
- **屟廊空信野花埋**:屟廊是古代为便于行走的水边建造的走廊。这里描述的屟廊如今只剩下野花埋没其中,不再有人走过。这暗示了过去繁荣景象的消失,以及岁月的无情。
4. **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 **姑苏麋鹿真闲事**:姑苏,即古苏州,这里通过提到麋鹿闲散地在姑苏游荡,比喻远离了人间繁华与权力中心的闲适。然而,这样的生活只是对过去权力与繁华的简单回顾,显得有些无关紧要。
- **须为当时一怆怀**:最后,诗人感慨,面对过去的历史与个人情感,有必要深切地怀想与感慨。这里的“当时”既指过去的历史,也暗含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紫石砚这一对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时间流逝、个人情感以及曾经辉煌景象消逝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以及对过往美好与繁华的留恋与反思。
《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古诗词赏析:
皮日休的这首诗《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是一首深情而哀婉的七言律诗,通过对紫石砚的回忆与追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四句**:“艳骨已成兰麝土, 宫墙依旧压层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 香径泥销露玉钗。” 这四句诗以紫石砚的衰败景象开篇,用“艳骨”来形容紫石砚的精致与美好,而“兰麝土”、“雨坏”和“泥销”等词则描绘了其逐渐被遗忘与破坏的现实。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过去与现在的景象对比,强调了紫石砚命运的转变,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叹。
2. **中间四句**:“砚沼只留溪鸟浴, 屦廊空信野花埋, 姑苏麋鹿真闲事, 须为当时一怆怀。” 这部分诗通过描述紫石砚遗址的荒凉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主题。砚沼成为溪鸟的洗浴之地,屦廊则被野花覆盖,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不再。最后两句“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点明了主题,将紫石砚的故事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关联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岁月变迁的感慨。
3. **情感表达**: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哀婉,通过对紫石砚命运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情感流露自然,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 **主题寓意**: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紫石砚的命运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紫石砚的哀叹,展现了皮日休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与对古典文化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