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èng hé lǔ wàng sì yuè shí wǔ rì dào shì shū shì

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

作者:皮日休 
shuǐ wù qīng míng dàn shì qiū     duō qíng cái zi yǐ lán zhōu
水物轻明淡似秋   多情才子倚兰舟
bì shā shang xià xié shī cǎo     huáng miè lóu zhōng guà jiǔ chōu . lián yè zhàn bō chū zhuǎn zhào
碧莎裳下携诗草   黄篾楼中挂酒篘.莲叶蘸波初转棹
yú ér cù ěr wèi ān gōu     gòng jūn mò wèn dāng shí shì
鱼儿簇饵未谙钩   共君莫问当时事
yì diǎn shā qín shèng wǔ hóu
一点沙禽胜五侯

《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春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文人雅趣的赞美。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首句“水物轻明淡似秋”描绘了水面泛着微光,仿佛秋日的宁静,轻盈明亮。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水面上所体现的宁静与清新的欣赏。

“多情才子倚兰舟”描绘了一个文人乘坐兰舟,似乎是在寻求灵感或者享受这春天的美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这里的“多情才子”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文人雅士的赞美。

“碧莎裳下携诗草”意为在碧绿的草地上,文人手拿诗稿,可能在构思新诗或者吟诵已作之诗。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也暗示了他们与诗的深厚关系。

“黄篾楼中挂酒篘”指的是在一座用黄竹编制的小楼中,悬挂着酒瓶,仿佛在等待佳节或友人共饮。这里表现了诗人对文人聚会、饮酒赏诗的向往和喜爱。

“莲叶蘸波初转棹,鱼儿簇饵未谙钩”描绘了船行于水面,莲叶轻轻触碰波浪,小船刚刚启程的情景。同时,鱼儿围绕在饵料周围,尚未上钩,暗示着和谐与平静的自然环境。

“共君莫问当时事”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享受当前的宁静与美好,不要去纠结过去的琐事。这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对过去经历的释然。

“一点沙禽胜五侯”以“沙禽”(可能是沙滩上的小动物)的平凡生活比作五侯(古代贵族,有很高的地位和财富)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赞赏,认为这种生活的美好远胜过贵族的物质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水上的景致、文人雅士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文人生活以及简单纯粹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古诗词赏析:

《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一首诗,其艺术风格独特,情感丰富,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恰到好处,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与对生活诗意的追求。

### 题材与主题

这首诗以鲁望四月十五日在道室书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心情,以及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主题上,诗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珍惜。

### 语言与韵律

皮日休在语言运用上颇具匠心,整首诗语言流畅,韵律和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如“水物轻明淡似秋”,将水体的清澈、淡雅描绘得如画一般,形象生动,让读者仿佛能亲临其境。诗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碧莎裳下携诗草,黄篾楼中挂酒篘”,将诗人的行踪与饮酒的场景描绘得富有诗意,充满了生活情趣。

### 情感表达

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通过“多情才子倚兰舟”、“共君莫问当时事”等句子,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忘却尘世烦恼的心境。这种对自然的深情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状态。

### 结构与意境

整首诗结构清晰,首尾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开头描绘了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时的自然风光,中间穿插了诗人与友人的活动,结尾处“一点沙禽胜五侯”,以一句简短而寓意深远的句子收尾,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含着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感慨,提升了整首诗的意境深度。

### 总结

《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寄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诗意的语言,皮日休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沉情感。

皮日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