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ǒ jū shǒu xià , shuǐ mù yóu qīng , shì rán yǒu zuò
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
bàn lǐ fāng yīn dào lù jiā lí chuáng xiāng quàn fàn hú má |
半里芳阴到陆家 藜床相劝饭胡麻 |
lín jiān dù sù pāo qí jú bì shàng jīng xún guà diào chē |
林间度宿抛棋局 壁上经旬挂钓车 |
yě kè bìng shí fēn zhú mǐ lín wēng zhāi rì qǐ téng huā |
野客病时分竹米 邻翁斋日乞藤花 |
chí chú wèi fàng xián rén qù bàn àn shā qiào dài yuè huá |
踟蹰未放闲人去 半岸纱帩待月华 |
《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古诗词释义:
### 诗词解释
#### 作者:皮日休
#### 标题: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所周围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与邻居间和谐的交流。接下来,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半里芳阴到陆家**:在离家半里地的地方,树木的绿荫覆盖到陆家,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非常靠近自然,且四季如画。
2. **藜床相劝饭胡麻**:诗人和朋友们坐在用藜草编成的床上,相互劝食着胡麻。这里暗示了诗人生活简朴,与自然和朋友同享自然的食物,生活充满了闲适与乐趣。
3. **林间度宿抛棋局**:在树林间过夜时,不再进行棋局游戏。或许这是一次自然的探险或是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体验,抛开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规则。
4. **壁上经旬挂钓车**:在墙壁上挂了十天的钓鱼车,这可能表示诗人一段时间内未进行钓鱼活动,或是将工具放置在一旁,反映出一种更加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5. **野客病时分竹米**:当诗人身体不适时,邻居或是田野的客人分给他竹米。竹米指的是用竹子磨成的米粉,暗示了邻里间互相帮助、友好的情谊。
6. **邻翁斋日乞藤花**:邻居家的老人在斋戒日时请求诗人给予藤花。斋戒日意味着在特定的日子中进行精神或身体的净化,通过向诗人请求藤花,展现了邻里间基于敬重和互助的深厚情谊。
7. **踟蹰未放闲人去**:诗人与朋友或访客们在闲暇时,迟迟不愿让来访的人离去,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留恋,以及与人共享美好时光的喜悦。
8. **半岸纱帩待月华**:在岸边等待月光的照耀,可能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进行某种活动,如乘船夜游或是赏月,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以及邻里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日常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古诗词赏析:
皮日休的这首诗《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情趣和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
首句“半里芳阴到陆家”,以“半里”描绘出距离的微妙,通过“芳阴”这一词汇,暗示了陆家周围环境的清新与幽静,似乎已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静谧的空间之中。这种巧妙的设置,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预示着接下来诗中的景色与情感都将围绕这份静谧展开。
接下来的“藜床相劝饭胡麻”一句,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将读者带入诗人的居所之中。这里的“藜床”指的是简单粗陋的家具,暗示了诗人生活简朴,与世无争的态度。“饭胡麻”则更加突出了生活的平淡与自然,胡麻是粗粮的一种,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要求的低微,更侧重于内心的满足与宁静。
“林间度宿抛棋局,壁上经旬挂钓车”这两句,通过“度宿”和“经旬”这样的词汇,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林间的夜晚,诗人与友人或棋局对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日常的娱乐活动逐渐被生活的琐碎所取代,取而代之的是将“钓车”挂在墙壁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淡然态度。这一场景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惬意生活,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时间的感知。
“野客病时分竹米,邻翁斋日乞藤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意境。在诗人病中,他与野客分享竹米,不仅体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诗人乐于分享、与人为善的品质。而在邻居斋日,诗人又向邻翁乞求藤花,这一行为不仅增加了生活的情趣,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照的情感。通过这两句话,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细腻和温暖,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最后的“踟蹰未放闲人去,半岸纱帩待月华”两句,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期待的画面。在诗人的心中,即使是“闲人”,也能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愿意停留下来。而等待月华的到来,则意味着诗人期待与自然之美共同度过的夜晚,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欣赏与珍惜。这最后一句不仅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生活氛围,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宁静与和谐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