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ng xuán sì yuán dá nián yú bā shí hǎo zhǒng míng yào fán suǒ … yú qí ér fǎng zhī yīn tí èr zhāng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
bìng lái wú shì cǎo táng kōng zhòu shuǐ xiū wén shí èr tǒng |
病来无事草堂空 昼水休闻十二筒 |
guì jìng shì féng qīng yǎn kè sōng xián rú jiàn lǜ máo wēng |
桂静似逢青眼客 松闲如见绿毛翁 |
cháo qī àn dòng tíng quán bì méi xìn wēi qīn dì zhàng hóng |
潮期暗动庭泉碧 梅信微侵地障红 |
jǐn rì zhěn shū yōng qǐ dé bèi jūn yóu zì xiào cóng gōng |
尽日枕书慵起得 被君犹自笑从公 |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古诗词释义:
皮日休的《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这首诗,是作者在访问年过八十,爱好种植名贵草药的元达和尚之后,所作的感怀之诗。以下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1. **病来无事草堂空, 昼水休闻十二筒**:生病后,草堂变得空寂,白天平静如水的生活已不再有“十二筒”的音响。这里的“十二筒”可能是指古代测量或计时的器具,象征过去忙碌的日子,现在变得静寂,暗含着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2. **桂静似逢青眼客, 松闲如见绿毛翁**:桂花静悄悄地开放,仿佛遇到了知心的客人;松树在风中悠闲地摇曳,仿佛遇见了老朋友。这里的“青眼客”和“绿毛翁”都是比喻,寓意元达和尚以友善和真诚待人,能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体现出对元达和尚人格魅力的赞赏。
3. **潮期暗动庭泉碧, 梅信微侵地障红**:潮汐暗中影响庭院中的碧泉,潮水的声音仿佛让人感受到季节的更迭;梅花的信息悄悄地侵入红地障,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以自然景象象征时间的流转,表达了对生命和季节变迁的敏感和感知。
4. **尽日枕书慵起得, 被君犹自笑从公**:整日沉浸在书中,懒于起身,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然而,元达和尚仍然会笑着和作者相聚。这里的“慵起”表现了作者的悠闲生活态度,而元达和尚的“笑”则可能含有对朋友间情谊的珍视和欣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人际关系的珍惜,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入思考。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古诗词赏析:
皮日休的这首诗《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描绘了一个八十岁的老僧元达在重玄寺内与疾病相伴的生活,以及他种植名贵草药的日常,展现出一种超然世外、恬淡自然的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题解析**:“重玄寺”是地点,暗示一个远离尘嚣的佛教圣地;“元达”是人名,是诗中的主角;“年逾八十”点明人物的高龄;“好种名药”揭示其爱好;整首诗通过这两个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禅意的场景。
2. **首联**:“病来无事草堂空, 昼水休闻十二筒” 。首联以“病来无事”四个字开头,暗示元达的疾病使生活变得宁静无事,草堂的空寂反衬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接下来的“昼水休闻十二筒”则引出对水桶的引用,暗喻日子的单调与持续,同时也表现了元达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3. **颔联**:“桂静似逢青眼客, 松闲如见绿毛翁” 。此联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桂树比作“青眼客”,松树比作“绿毛翁”,形象地描绘了元达周围环境的静谧与清幽,同时隐含了他对访客的喜爱与期待,也反映了他超脱世俗的心境。
4. **颈联**:“潮期暗动庭泉碧, 梅信微侵地障红” 。这联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潮水无声地拍打着碧绿的庭泉,梅花的信使(可能指春天或信息的传递)轻微地侵入了红色的地障。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暗喻了元达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他对生活的敏锐感受。
5. **尾联**:“尽日枕书慵起得, 被君犹自笑从公” 。尾联描述了元达整日沉浸在书本之中,不轻易起身的状态,体现了他对于知识和学问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一句“被君犹自笑从公”则以幽默的口吻,表现了诗人对元达生活的羡慕与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元达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在疾病与年老之下的淡泊与超然,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世界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