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 tí luó fú xuān yuán xiān shēng suǒ jū

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

作者:皮日休 
wǔ yáng chéng zài shèn lóu biān     mò shòu chuí yāo zhèng shào nián
五羊城在蜃楼边   墨绶垂腰正少年
shān jìng bù yīng wén qū niǎo     cǎo shēn cóng shǐ yì tān quán
山静不应闻屈鸟   草深从使翳贪泉
xiè nú qíng shàng lín cháo kǎn     yàn bì qiū suí guò hǎi chuán
蟹奴晴上临潮槛   燕婢秋随过海船
yī shì yǔ jūn xiāo yuǎn huàn     rǔ jiāo huā fā sòng tíng qián
一事与君消远宦   乳蕉花发讼庭前

《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古诗词释义:

《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首联:五羊城在蜃楼边, 墨绶垂腰正少年,**

- **五羊城**:位于广州市区,古代五羊城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而闻名。在这里,诗人将五羊城比作蜃楼边的景致,隐喻先生住所的地理位置独特,就像神话中的蜃楼那样充满神秘和奇幻。
- **蜃楼**: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制造幻景的海市蜃楼,常用来形容虚幻或美丽的景象。
- **墨绶**:黑色的绶带,古代官员佩带的标志,这里借指先生的官职或地位。**正少年**:正值年轻的时候,表示先生年富力强,处于事业的黄金时期。

**颔联:山静不应闻屈鸟, 草深从使翳贪泉,**

- **山静**:山中宁静,象征环境的幽静与祥和。
- **不应闻屈鸟**:不应该听到受困的鸟儿的哀鸣,暗喻环境的清幽,鸟儿得以自由自在,没有人为的干扰或压迫。
- **草深**:草木茂盛,比喻先生居住地的环境丰富,充满了生机。
- **从使翳贪泉**:即使有贪泉,也被茂密的草木所掩盖,贪泉是一种传说中的泉水,据说饮之会使人贪心,这里以贪泉象征外在的诱惑或诱惑的源泉,但被周围的环境所遮掩,先生不受其影响。

**颈联:蟹奴晴上临潮槛, 燕婢秋随过海船,**

- **蟹奴**:这里将蟹比作仆人,形象地描绘了蟹在晴朗的日子里爬上靠近潮水的门槛,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
- **晴上临潮槛**:在晴朗的天气里,蟹儿走到靠近潮水的门槛上,象征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
- **燕婢**:将燕子比作婢女,生动地描绘了秋天时,燕子随着过往海船的季节性迁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场景。
- **秋随过海船**:秋天,燕子随着海船的行迹而迁徙,表现出大自然的规律性和生命的迁徙。

**尾联:一事与君消远宦, 乳蕉花发讼庭前,**

- **一事与君消远宦**:有一件事与君共同消解远宦的困扰。在古代,远离官场的纷扰,意味着放弃官职,退隐山林,追求内心的平静。这里以“一事”概括了与远宦相消解的某种精神追求或共同经历。
- **乳蕉花发讼庭前**:乳蕉开花在先生所居的庭前,乳蕉花的盛开预示着吉祥和安宁。在这里,它象征着法官的职位或先生对公正的追求,花在庭前开放,可能寓意着公正和和谐的司法环境,或者是在远离官场后,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描绘了罗浮轩辕先生居住地的宁静、和谐与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生生活状态和人格特质的赞美,以及对远离官场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古诗词赏析:

皮日休的《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题赠诗,它通过描绘罗浮山轩辕先生居所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情景,既展示了自然之美,又寄寓了对居所主人的崇敬和对其生活哲学的探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的描绘**:“五羊城在蜃楼边, 墨绶垂腰正少年” 这两句描绘了居所的地理环境和主人的年华。五羊城,可能是指广州,而蜃楼则是海市蜃楼的意象,暗喻虚幻与现实的交织,形象地描绘了居所的神秘与超脱。墨绶是古代官吏的标志,说明轩辕先生年轻时即担任官职,却已展现超脱世俗之想,为下文的隐逸生活埋下伏笔。

2. **自然与生活**:“山静不应闻屈鸟, 草深从使翳贪泉” 这两句描写环境的宁静与纯净。山的静谧,不闻屈鸟,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草深翳泉,则暗示生活中的隐逸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贪婪之泉可能象征尘世的欲望,通过“从使”表明轩辕先生在这样环境下自然消解了这些欲望。

3. **生活细节**:“蟹奴晴上临潮槛, 燕婢秋随过海船” 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展现了居所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蟹奴在晴天爬上临近潮水的栏杆,燕婢在秋天随着海船飞行,这些细节不仅生动有趣,也寓意着主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无间,以及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4. **结尾的哲学思考**:“一事与君消远宦, 乳蕉花发讼庭前” 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居所主人生活哲学的认同和赞美。远宦,意味着远离官场的繁忙与纷争,而乳蕉花的开放,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讼庭,一般指处理纠纷的官府场所,花发讼庭前,不仅预示着自然界的美好,也隐含了主人以和谐、平和的方式处理人间事物,追求内心的自在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罗浮山轩辕先生居所的自然之美与隐逸生活哲学,表达了对主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敬佩与向往。

皮日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