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 xià
华下
dé jiàn míng shí xià shòu shēn xū gān suì jiǔ gèng yí xún |
得见明时下寿身 须甘岁酒更移巡 |
shēng qíng àn jié qiān zhòng hèn hán shì cháng qī yí bàn chūn |
生情暗结千重恨 寒势常欺一半春 |
wén wǔ qīng xiāo dān zào huǒ shì cháo piān guì hēi tóu rén |
文武轻销丹灶火 市朝偏贵黑头人 |
zì shāng shuāi sà yōng kāi jìng nǐ yǔ ér tóng bié xiě zhēn |
自伤衰飒慵开镜 拟与儿童别写真 |
《华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华下》由唐代诗人司空图所作,表达了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复杂心情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下面逐段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1. **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
-"明时"指的是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期。在这句话中,诗人说自己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并且在这样的时代中度过了晚年。
-"岁酒"指的是年终时的庆祝酒宴,这里象征着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更移巡"意味着在酒宴上又轮了一遍酒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小确幸,即使在晚年也能有欢乐时光的满足感。
2. **生情暗结千重恨,寒势常欺一半春。**
-"生情暗结千重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深藏的痛苦。这里的"生情"可能是指生活的热情或情感,而"千重恨"则说明这种痛苦和不平有很多层,无法轻易释怀。
-"寒势常欺一半春"意味着即使在春意盎然的季节,寒冷之感仍然常在,象征着诗人对社会不公或个人遭遇的不满和无奈。这里将季节的寒冷与内心的冷淡相互映照,表达了对现实的悲观态度。
3. **文武轻销丹灶火,市朝偏贵黑头人。**
-"文武"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国家的文官和武官,"丹灶火"可能象征着权力和斗争。这句话的上半句可以解读为权力和斗争的消失,暗示了某种政治环境的变化或权力中心的转移。
-"市朝偏贵黑头人"指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的人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这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暗指了权力传承或升迁过程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
4. **自伤衰飒慵开镜,拟与儿童别写真。**
-"自伤衰飒"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哀伤和对年老体衰的感慨。"慵开镜"可能意味着诗人不愿意面对镜子中的自己,对老年的无可奈何。
-"拟与儿童别写真"则表明了诗人可能想要记录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与子女诀别前的意愿。这里既有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终将逝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社会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不公现象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描绘个人情感、社会现象和个人对未来的设想,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时代的深入思考。
《华下》古诗词赏析:
司空图的《华下》是一首深具情感与哲理的诗歌,通过对比与隐喻,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明时与寿身**:“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这两句,开篇即流露出对当前时代(明时)的赞美与对个人长寿(寿身)的感恩,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平和、满足于日常欢聚(岁酒,象征年节、欢庆)的乐观态度。这里的“移巡”可能指的是一年一度岁末的庆祝活动,随着岁月的流转而变换。
2. **暗结与寒势**:“生情暗结千重恨,寒势常欺一半春”这两句,则转向对生命的忧虑和自然界的严寒。这里的“暗结”可能寓意为内心的复杂情感累积,诸如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人生遗憾的反思等。“寒势欺春”则象征着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难与挫折,它们似乎常与美好的事物(春天、新生)相对抗,暗示人生的艰辛与挑战。
3. **文武与丹灶火**:“文武轻销丹灶火,市朝偏贵黑头人”这两句,以“文武”代表文化和武力,两者是国家文化和军事力量的基础。“丹灶火”可能象征着修炼、革新或某种内在的火焰,与文化的传承和生命力相关联。而“市朝偏贵黑头人”则反映了社会现象,指年轻有为、英俊潇洒的官员受到社会的青睐,似乎在暗示一种对年轻、活力的崇尚与对年老智慧的某种轻视。
4. **自伤与别写真**:“自伤衰飒慵开镜,拟与儿童别写真”则是对自我衰老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无奈。诗人似乎在镜子前不愿直视自己的衰老,而“拟与儿童别写真”可能表达了想为儿童留下真实、生动的形象的愿望,暗示了对生命传承和延续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喻和情感的深挖,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多维度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生命衰亡的哀叹,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司空图以精炼的诗句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