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o chén shí yí zi áng gǎn yù èr shǒu
效陈拾遗子昂感遇二首
wǒ zǔ míng zuò yòu jiā móu yí jué sūn |
我祖铭座右 嘉谋贻厥孙 |
qín cǐ jì bù dài lìng míng rì kě cún |
勤此茍不怠 令名日可存 |
méi xuàn shì suǒ chǐ cí jiǎn dào suǒ zūn |
媒衒士所耻 慈俭道所尊 |
sōng bǎi qǐ bù mào táo lǐ yì zì fán |
松柏岂不茂 桃李亦自繁 |
zhòng rén jiē chá chá ér wǒ dú hūn hūn |
众人皆察察 而我独昏昏 |
qǔ xùn yú lǎo shì dà biàn yù nè yán |
取训于老氏 大辩欲讷言 |
《效陈拾遗子昂感遇二首》古诗词释义:
### 诗词一
**我祖铭座右,嘉谋贻厥孙:**
这句话出自司空图的《效陈拾遗子昂感遇二首》,意味着我(作者)的祖先在座右铭中留下了美好的策略和智慧,这些智慧是留给后代子孙的宝贵遗产。在这里,“座右铭”象征着指引后人行为准则和智慧原则的道德指南。
**勤此茍不怠,令名日可存:**
这句话强调了勤奋是保持好名声的关键。"茍"在文中表示如果,"令名"指的是美好的名声,"日可存"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名声可以得到保持。整体意思是在勤奋不懈的努力下,一个人的名声将会长久地保存下来。
**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
"媒衒"在这里意为过分张扬或炫耀,是士人所感到羞耻的行为。相反,“慈俭道”指的是仁慈和节俭的生活方式,这是君子所推崇的道德原则。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以慈俭为尊,反对那些虚伪浮夸的行为。
**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
这里以松柏和桃李比喻君子和普通人。松柏常青,象征着君子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永恒不变;桃李繁茂,比喻众人之中的普通人士。整句话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指出君子的美德如同松柏一样令人敬仰,而普通人也有其生活的乐趣和贡献,就像繁茂的桃李。
**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察察"在这里意为聪明、明察秋毫,通常用于形容人善于思考和判断;而"昏昏"则表示愚钝、不善思考。整体意思是说,大多数人都善于观察和思考,但作者选择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生活,这可能是指他以更朴实、不张扬的方式追求自己的价值。
**取训于老氏,大辩欲讷言:**
"老氏"指的是老子,古代道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老子的学说强调“无为而治”和“谦虚”。“取训于老氏”意味着作者从老子的哲学中获得教诲,特别强调了“大辩欲讷言”,即真正的智慧与辩论的技巧并不总是一致的,真正的智者往往选择言辞谨慎,而不是口若悬河。
总的来说,这组诗句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表达了对高尚道德和朴实生活的推崇,以及在复杂社会中保持自我原则的重要性。
《效陈拾遗子昂感遇二首》古诗词赏析:
司空图的这两首《效陈拾遗子昂感遇》诗,通过融入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与道德观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深刻理解与尊重,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的追求。我们分别从两首诗的主题、结构、引用和象征意义等角度进行赏析。
### 第一首诗赏析
**主题与结构**:这首诗通过讲述先祖的教导和品德对子孙的影响,强调了诚信、勤勉和谨慎的重要性。诗的结构清晰,通过“我祖铭座右”引出主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如“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等,展现了高尚品德与世俗追求之间的鲜明对比。
**引用**:诗中引用“老氏”即老子的智慧,强调“大辩欲讷言”的道理,即真正的智慧往往表现为言语的审慎与适度,而不是口若悬河的辩才。这种引用不仅增加了诗句的哲学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智者思想的尊重与传承。
**象征意义**:松柏与桃李的对比,象征着高尚与世俗的不同成长路径。松柏代表了坚持、坚韧和高洁,而桃李则可能象征着易于被外界影响或受到诱惑的特质。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推崇,也暗示了在追求个人修养与社会价值中面临的挑战和选择。
### 第二首诗赏析
**主题与结构**:第二首诗继续探讨个人品德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关系,通过“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外在喧嚣的反思,以及对不随波逐流、坚守本心的追求。
**引用与象征**:引用“老氏”的智慧,强调语言的适度和智慧,暗示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坚守真理的重要性。通过“取训于老氏”,诗人表达了对古圣先贤智慧的尊崇,以及在当今世界中寻求指导的渴望。
整体而言,司空图的这两首诗以深邃的哲理、严谨的结构、恰当的引用和鲜明的象征意义,展现了对个人品德、社会价值以及古代智慧的深刻思考,引导读者在现代社会中反思自我,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