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 jí
陈疾
wū fēi fēi tù jué jué |
乌飞飞 兔蹶蹶 |
cháo lái mù qù qū shí jié nǚ wā zhǐ jiě bǔ qīng tiān |
朝来暮去驱时节 女娲只解补青天 |
bù jiě jiān jiāo zhān rì yuè |
不解煎胶粘日月 |
《陈疾》古诗词释义:
《陈疾》是唐代文学家司空图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疾苦的感慨。下面我将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 乌飞飞, 兔蹶蹶
诗的首句“乌飞飞, 兔蹶蹶”通过描绘乌鸦和兔子的活动,引出关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主题。乌鸦通常象征着老去或死亡,而兔子则象征着快速和短暂。整句话表达了一种时间飞逝、生命转瞬即逝的感觉。
### 朝来暮去驱时节
“朝来暮去驱时节”紧承上句,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这里“时节”指的是季节的变化,以及生命的循环。整句话意为每一天从清晨到黄昏,时间都在不断流逝,仿佛在推动季节更替。
### 女娲只解补青天, 不解煎胶粘日月
最后一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深化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疾苦的反思。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被赋予了补天(修补破碎的世界)的能力。这里将女娲的能力与补天的象征意义结合,隐喻人类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不解煎胶粘日月”则是关键的转折点,暗示了即使是补天这样的伟力,也无法留住时间,无法修复因时间流逝而导致的“破碎”。在这里,“煎胶”可能是指尝试着将流逝的时间重新连接起来,但“粘日月”则意味着这种努力终归徒劳,无法真正改变时间的流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它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于宇宙真理和生命本质的深邃思考。
《陈疾》古诗词赏析:
司空图的《陈疾》这首诗,其实并不直接以"乌飞兔蹶"的意象作为主要主题,而更多的是借用了这一神话元素进行象征性的表达。诗句"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是借用乌鸦和兔子作为象征,其中乌鸦的飞动和兔子的跳跃,都在动态地表现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用来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短暂。
"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粘日月"这一部分,则通过神话人物女娲与她的能力进行对比。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她曾用五彩石补天。在这首诗中,将女娲的能力与补天的任务进行了区分,突出了她对于纠正自然运行规律的无能为力。通过"煎胶粘日月"这一拟人化的表述,诗人巧妙地指出了尽管女娲有能力修补天空,但面对日月的运行,却显得力不从心。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探讨,也隐含了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思考,表达出一种对于命运不可控的感慨和无奈。
整体而言,司空图的《陈疾》诗通过一系列象征和对比,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动与自然的运转,更在深层次上探讨了生命与自然、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面对宇宙规律时的人类无力感。这首诗展现了司空图对自然和人生深刻的洞察力,以及他运用文学艺术手法表达哲理思考的高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