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ù jū yǒu gǎn sān shǒu

寓居有感三首

作者:司空图 
suǒ dé shēn guī wèi bǎo xián     luàn lái dào zài rǔ lái wán
索得身归未保闲   乱来道在辱来顽
liú hóu wàn hù suī wú fēn     bìng gǔ yīng xiāo yī piàn shān
留侯万户虽无分   病骨应消一片山

《寓居有感三首》古诗词释义:

《寓居有感三首》是唐代文学家司空图创作的一组诗,我们分段解释每句的含义。

### 诗文解释

**索得身归未保闲, 乱来道在辱来顽, 留侯万户虽无分, 病骨应消一片山**

1. **索得身归未保闲**:「索」有寻求、探索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已经努力追寻归来,但身体和心灵的闲适并没有得到保障。表达了作者在返归生活后仍然感到身心疲惫和不宁静。

2. **乱来道在辱来顽**:「乱」指动乱、混乱,「道」在这里指的是道德、修养。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混乱的时代中,即使在耻辱面前,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和信仰,不被外界的动荡和诱惑所改变。强调了在动荡时期,坚持个人原则的重要性。

3. **留侯万户虽无分, 病骨应消一片山**:「留侯」是张良的别称,张良是汉初著名谋臣,以智慧和策略辅助刘邦成就帝业。这里的「万户」是古代的官职,象征高位。即使如张良那样的智者也无法获得高位,只因「病骨」,也就是身体病弱,只能消磨掉山中一片,意味着病弱的身体只能在山中消磨时光,无力改变命运。整句话表达了对个人命运无奈的感慨,以及在疾病和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 总结

这首诗通过个人的寓居生活感受,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社会动荡与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持个人的原则,以及面对身体病弱的无奈,成为诗中探讨的主旨。通过留侯张良的典故,诗人表达了对理想无法实现的哀叹,同时也体现了在困境中仍保持对道德与信念的坚持。

《寓居有感三首》古诗词赏析:

司空图的《寓居有感三首》展现了他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思。这组诗以寓居生活为背景,探讨了个人的命运、道德坚持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以下是对其中一首诗的赏析:

1. **首句“索得身归未保闲”**:开篇便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与挣扎。在纷乱的世事中,即使有机会回归宁静,却又难以真正保持内心的平静。这反映了在动荡的时代中,个人对于自由与平静的渴望与难以实现之间的巨大落差,突出了生活的真实与复杂。

2. **次句“乱来道在辱来顽”**:此句将道德与生活的艰难困境紧密联系起来。在混乱的时期,坚守道德常常会遭遇挫折,甚至是侮辱。这里的“顽”字,既指顽固的道德立场,也隐含着对生活艰难的顽强抵抗。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道德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个人品格的不易。

3. **三句“留侯万户虽无分,病骨应消一片山”**:留侯是指西汉初年的谋士张良,他没有分封为万户侯,体现了他对权力的淡漠与对道德的坚守。这一句通过对比留侯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权力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思考。即使身处病痛之中,诗人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如同山岳一般坚毅,保持道德的纯净与坚持,不为世事所动摇。这不仅是一种自勉,也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道德价值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道德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既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又展现了在逆境中坚守道德、保持自我人格尊严的决心。这种对生活的真实描绘和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司空图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