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á tí èr shǒu

杂题二首

作者:司空图 
lè tuì ān pín zhī shì fēn     chéng jiā bào guó yì hé cán
乐退安贫知是分   成家报国亦何惭
dào hái sēng yuàn xīn qī zài     sè sè chéng xiān bǎi zhàng tán
到还僧院心期在   瑟瑟澄鲜百丈潭

《杂题二首》古诗词释义:

司空图,唐代诗人,诗学理论家,以“司空表圣”之号闻名于世。其诗歌以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表达著称。下面,我将逐段解释你提供的诗作《杂题二首》的含义:

**乐退安贫知是分, 成家报国亦何惭, 到还僧院心期在, 瑟瑟澄鲜百丈潭**

### 1. 乐退安贫知是分

- **乐退**:乐于退隐,表现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 **安贫**:安于贫穷,表达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不以贫富论成败。
- **知是分**:知道这是命运或个人应有之义,体现了对命运的接受与顺应。诗人通过对“乐退安贫”的生活态度的描述,暗示了对命运的深刻理解与接纳。

### 2. 成家报国亦何惭

- **成家**:指建立家庭,对个人生活的安排与经营。
- **报国**:报效国家,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 **何惭**:何等惭愧,表达出诗人对兼顾家庭与国家责任的自豪与自信,认为这是人生的正道,没有什么可愧疚的。这句诗凸显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既能在个人生活层面找到满足,也能在社会层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 3. 到还僧院心期在

- **到还僧院**:指回到僧院,可能意味着诗人对宁静、远离尘嚣的僧院生活的向往。
- **心期在**:内心期望或追求,这里强调了诗人内心对于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可能是对宗教修行、心灵归宿的渴望。

### 4. 瑟瑟澄鲜百丈潭

- **瑟瑟**:形容水波荡漾的声音或样子,暗示环境的宁静与美丽。
- **澄鲜**:清澈且新鲜,用来形容水体或环境的清新宜人。
- **百丈潭**:深潭,通常象征着深邃与宁静。整句“瑟瑟澄鲜百丈潭”描绘了一个环境优美、宁静深邃的画面,与诗人追求的心境相呼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乐退安贫”、“成家报国”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家庭与国家责任的重视,以及对内心宁静、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杂题二首》古诗词赏析:

司空图的《杂题二首》中的这首诗,展现出了一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观,以及对修行与自我完善的一种渴望。让我们从几个关键点来赏析这首诗:

1. **乐退安贫知是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退隐”和“安贫”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本分和理所应当的生活方式。它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相对淡漠的态度,追求心灵的平静与满足。在古代文人中,这种“退隐”并不仅仅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更多的是对世俗喧嚣的一种超脱,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2. **成家报国亦何惭**:这里的“成家”和“报国”代表了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亦何惭”一词,诗人强调了即使在追求个人生活与社会贡献之间找到平衡,也无需感到惭愧。这体现了对个人与社会、家庭与国家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想化追求,表明了对社会责任的肯定和对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视。

3. **到还僧院心期在**:诗人表明自己内心仍然怀有回到僧院修行的心愿。这里暗含着对佛教智慧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佛教中“离苦得乐”、“明心见性”等修行目标的认同。这不仅是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也是对自我完善和精神超越的渴望,显示出一种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和探索。

4. **瑟瑟澄鲜百丈潭**:最后的景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澈的画面,以“瑟瑟”形容水声的轻柔,以“澄鲜”形容水的清澈与纯净,象征了诗人内心追求的宁静与清明。百丈潭的深度隐喻了修行的深奥与复杂,同时又是达到心灵深处、澄清内心的象征。整句通过景物描写,将诗人内心的理想状态和追求具象化,传递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切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多层次的表达,展现了司空图对于生活态度、社会责任、自我超越以及精神追求的思考与向往,反映了其深厚的人生哲学和艺术情感。

司空图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