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ǒng shǐ shī 。 yí líng

咏史诗。夷陵

作者:胡曾 
běi chéng léi mǎ dào yàn rán     cǐ dì hé rén fù lǐ xián
北乘羸马到燕然   此地何人复礼贤
ruò wèn zhāo wáng wú chǔ suǒ     huáng jīn tái shàng cǎo lián tiān
若问昭王无处所   黄金台上草连天

《咏史诗。夷陵》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逐段解释如下:

### 逐段解释:

**北乘羸马到燕然,此地何人复礼贤,**

此句描述的是一个人(可能是诗人自己)骑着瘦弱的马匹,北上前往遥远的燕然山。这里的“燕然”是东汉时期大将窦宪追击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地方,象征着遥远的边疆或象征功业的高处。接着,诗人在问:“在这个地方,又有谁人再以礼贤下士的态度去招揽人才呢?”这句表达了对当前社会不再重视贤才、不重用人才的感叹。

**若问昭王无处所,黄金台上草连天。**

“昭王”这里指的是楚国的昭王,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国君,与楚国历史上的许多贤臣如伍子胥、孙叔敖等有密切关系。诗句中的“黄金台”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丹为招揽贤士燕昭王所筑的台,传说上置千金于其上以求贤才。在这里,诗人以楚昭王和黄金台为典故,表达了对往昔君主善待贤士的怀念,同时也对当前时代缺乏类似礼贤之举表示了遗憾。最后的“草连天”则描绘了一幅荒凉、衰败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人才流失、社会风气不振的现状。

《咏史诗。夷陵》古诗词赏析:

胡曾的这首《咏史诗。夷陵》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文感慨。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感叹,以及对人才与统治者关系的深思。

"北乘羸马到燕然",开篇以个人的旅程开始,用“北乘羸马”描绘出诗人前往遥远边疆的艰辛与孤独,"燕然"则是古代边塞之地的代称,意味着诗人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探寻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精神。这里不仅是在写实的旅程,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探索,象征着对历史和文化的追求。

"此地何人复礼贤",诗人的疑惑和感慨跃然纸上。"礼贤"意味着对人才的尊重和礼遇,但在古代,这种行为并不总能持续。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的礼贤风气是否还能找到传承的痕迹?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的深层主题——人才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时间的流逝中如何变化。

"若问昭王无处所",昭王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以礼贤下士闻名的君主,比如楚昭王。诗人以昭王为例,提出如果要问起这样的君主,如今已无从寻觅。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昭王的追忆,更是在感慨古代人才与君主和谐共处的场景已成为历史,这种关系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寻觅。

"黄金台上草连天",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壮阔而苍凉的景象。"黄金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的象征,用此典故,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贤才被礼遇的怀念。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繁华已成过往,如今的黄金台只剩下连天的草木,象征着人才与礼贤风气的消逝。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旅行经历,深入探讨了历史、文化、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人才与君主关系、以及理想社会的深刻思考。

胡曾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