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ǒng shǐ shī 。 zhǎng píng

咏史诗。长平

作者:胡曾 
yí dàn qín huáng mǎ jiǎo shēng     yàn dān guī běi sòng jīng qīng
一旦秦皇马角生   燕丹归北送荆卿
xíng rén yù shí wú qióng hèn     tīng qǔ dōng liú yì shuǐ shēng
行人欲识无穷恨   听取东流易水声

《咏史诗。长平》古诗词释义:

《咏史诗·长平》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胡曾所作,通过这首诗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进行了深刻反思,旨在揭示人性、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深刻教训。让我们一段一段来解析诗的每一句:

1. **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
这句诗开篇以“一旦秦皇马角生”形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力强盛,犹如马角生出般不可一世。接着“燕丹归北送荆卿”提到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北上,意图刺杀秦王以阻止秦国的扩张。这里点出了历史事件的起因——刺秦。

2. **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行人”指过往行人,这里代指读者。这一句表达了对于历史悲剧深沉的感慨和反思,暗示读者若要理解其中的无尽遗憾和痛苦,就应倾听历史的回响。而“东流易水声”则是对刺秦事件中荆轲壮志未酬,慷慨赴死场景的象征性描述,隐含着对荆轲英勇行为的敬仰与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强调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同时,诗中也对荆轲的壮烈行为和燕丹的壮志未遂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惋惜,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咏史诗。长平》古诗词赏析:

胡曾的《咏史诗·长平》是一首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诗歌,通过长平之战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诗人不仅仅描绘了战争的场面,更是深入探讨了战争背后的人性和历史的深远意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标题与主题**:标题“咏史诗·长平”直接点明了诗歌的性质和主题,即通过诗歌的形式,咏叹历史中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役,以赵国的失败和大量无辜百姓的牺牲而著称,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

2. **开篇“一旦秦皇马角生”**:此句以“一旦”二字开篇,营造了一种历史瞬间的氛围,仿佛在说,就在某一个历史的转瞬之间,秦国的强盛与赵国的衰败已经不可避免。用“皇角生”这一神话般的隐喻,强调了历史转折的不可逆转性。

3. **“燕丹归北送荆卿”**:此句提到的燕丹和荆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和政治家,与长平之战背景下的政治谋略相关。燕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嬴政,虽然最终失败,但这一行动影响了秦王对燕国的策略,间接影响了长平之战的战局。这一句暗含了对个人英雄行为对历史进程影响的思考。

4. **“行人欲识无穷恨”**: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事件中无法避免的悲剧和无辜牺牲者的深深同情和遗憾。历史事件中的悲剧往往给后世留下无尽的感慨和反思。

5. **“听取东流易水声”**:最后一句“听取东流易水声”,引用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时,与同伴们告别时唱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典故。易水之流,象征着历史的流逝和无法重来的壮志豪情。通过“听取”这一动作,将读者带入一种沉浸在历史情绪中的状态,唤起对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深刻共鸣。

综上所述,胡曾的《咏史诗·长平》不仅是一首历史诗,更是一首深沉的反思诗,通过具体的战争事件,探讨了人性、命运、历史的复杂性和悲剧性,引发人们对历史、战争、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

胡曾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