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ǒng shǐ shī 。 chéng dū

咏史诗。成都

作者:胡曾 
wǔ ān nán fá lēi qín bīng     shū záo gōng jiāng xià yǔ bìng
武安南伐勒秦兵   疏凿功将夏禹并
shuí wèi zhǎng qú qiān zài hòu     shuǐ liú yóu rù gù yí chéng
谁谓长渠千载后   水流犹入故宜城

《咏史诗。成都》古诗词释义:

《咏史诗。成都》是宋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咏叹,描绘了成都历史的兴衰变迁。下面逐段解释:

武安南伐勒秦兵: 这句提到的“武安”和“秦兵”指代的是汉朝时期的武安侯(也可能是历史上的武安公,具体人物有争议)和秦国的军队。武安侯南征北战,击败了秦国的军队,暗示了汉朝对秦朝的胜利。这里的“勒”字有“约束、控制”的意思,表达了武安侯成功遏制了秦兵。

疏凿功将夏禹并: 此句提到的是夏朝的治水英雄禹。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他通过疏导河流、开凿河道等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在这里,诗人将武安侯与大禹并列,意在赞扬武安侯在军事上的成就与禹在水利建设上的功绩一样伟大。

谁谓长渠千载后: 此句意为谁会想到数千年后的今天,长渠(即水利工程)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强调的是武安侯修建的水利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果依然被人们所欣赏和利用。

水流犹入故宜城: 最后一句描绘的是水流依然顺畅地流入古老的宜城。宜城是中国的一个城市,历史上与水利工程紧密相关。这句诗意味着虽然时间流逝,但武安侯修建的水利工程依然为宜城的发展和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武安侯南征秦兵和治水的功绩,以及其水利工程对后世的贡献,歌颂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并展现了他们对社会长远发展的积极影响。

《咏史诗。成都》古诗词赏析:

胡曾的《咏史诗·成都》一诗,通过对成都历史的回顾,巧妙地融合了武安王伐秦、夏禹疏凿水利工程的历史典故,以及对现代成都水流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度理解与独特视角。

首先,"武安南伐勒秦兵"一句,提到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武安王诸葛亮南征的故事。诸葛亮用智谋和武力,成功抵御了南下的东吴和北进的魏国,维护了蜀汉的南部边境,展现了军事智慧与政治远见。这一典故不仅赞美了诸葛亮的历史功绩,也象征着成都作为战略要地,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接着,“疏凿功将夏禹并”一句,将夏禹治理洪水的英雄事迹与诸葛亮的功绩相提并论,赞颂了人类文明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治理与利用。夏禹的治水神话,象征着人类面对自然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其成果对后世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两句,“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则将视角转向了成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产。长渠,这里可能指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由春秋时期的蜀国太守李冰所建,至今仍对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的灌溉、防洪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通过“水流犹入故宜城”,表达了对成都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的感慨。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成都作为古代文明与现代生活交融之地的独特魅力的赞美。

综上所述,胡曾的《咏史诗·成都》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颂扬,展现了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其对后世文明发展的影响。诗中蕴含的历史感、自然美和人文关怀,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胡曾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