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ǒng shǐ shī 。 lán tái gōng

咏史诗。兰台宫

作者:胡曾 
qiān lǐ zhǎng hé yí dàn kāi     wáng suí bō làng jiǔ tiān lái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jǐn fān wèi luò gān gē qǐ     chóu chàng lóng zhōu gèng bù huí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咏史诗。兰台宫》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题为《咏史诗·兰台宫》的唐诗,由胡曾所作。诗中的内容涉及历史事件和人物,尤其是与隋朝末年的大运河开凿及随之而来的隋朝灭亡有关的故事。下面逐句解释诗意:

1."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这句话描述了大运河开凿的过程及其对隋朝的影响。"千里长河"指的是隋朝时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一条连接南北的重要水道。"一旦开"强调了开凿工程的迅速完成。"亡隋波浪九天来"暗示大运河的开凿虽为国家统一和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但也加速了隋朝的衰败,如同九天之上的波浪,预示着隋朝灭亡的不可避免。

2."锦帆未落干戈起", 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大运河的辉煌与隋朝末年的动荡。"锦帆"形容运河上行船的豪华与壮观,而"干戈起"则指出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干戈四起,动荡不安。这句话意在揭示大运河的开凿并未能挽救隋朝的衰亡,反而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使局势更加动荡。

3."惆怅龙舟更不回","龙舟"是皇家所用的大型船只,通常用于庆典或巡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隋朝盛衰更迭的感叹。"惆怅龙舟更不回"意味着豪华的皇家巡游再也无法进行,反映了隋朝的繁华不再,以及隋炀帝杨广的奢华生活与隋朝的最终灭亡之间的矛盾关系。这句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权力与财富的虚幻本质的反思。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述大运河开凿及其对隋朝兴亡的影响,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权力、财富与人民福祉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

《咏史诗。兰台宫》古诗词赏析:

《咏史诗·兰台宫》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胡曾创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以及对后世的警示。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 1. 开篇:千里长河的开凿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首句以千里长河的开凿为背景,预示了隋朝的兴盛与繁荣。然而,这句诗却暗含着转折,暗示着这种繁荣背后隐藏着不可预知的危机。其中,“亡隋波浪九天来”一句,用夸张的比喻,暗示了隋朝的衰败与灭亡犹如九天之上的波浪,突然而至,不可阻挡,预示着辉煌将转为衰败。

### 2. 中间:锦帆与干戈的冲突

“锦帆未落干戈起”,在繁荣的巅峰时期,即隋炀帝乘着华丽的锦帆游览江南,享受着奢侈的生活,而此时,民间的矛盾和不满已经开始累积,埋下了冲突的种子。这一句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历史转折的微妙之处,提醒人们尽管表面繁荣,但内部危机已经开始显现。

### 3. 结尾:龙舟与时间的循环

“惆怅龙舟更不回”,这句话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对隋朝灭亡的深深惋惜和反思。龙舟原本是权力的象征,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最终无法逃脱历史的轮回。这里的“龙舟”不仅指实际的船只,更象征着权力和繁华。诗中用“更不回”三个字,强调了历史的不可逆转和时间的无情,让人深刻感受到历史轮回的无奈与宿命感。

### 总结

《咏史诗·兰台宫》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凝练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独特见解,也蕴含了深沉的历史反思和对后世的警示。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象征、对比等手法,通过描述隋朝的兴衰过程,引发了读者对权力、繁荣与衰败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反思历史,以避免重蹈覆辙。

胡曾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