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ǒng shǐ shī 。 xiàn shān

咏史诗。岘山

作者:胡曾 
rì zhào huāng chéng fāng cǎo xīn     xiāng rú céng cǐ cuò qiáng qín
日照荒城芳草新   相如曾此挫强秦
néng lìng bǎi èr shān hé zhǔ     biàn zuò zūn qián jī fǒu rén
能令百二山河主   便作樽前击缶人

《咏史诗。岘山》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胡曾创作的《咏史诗》系列之一,标题为“岘山”。全诗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下面逐段解释诗意:

1. **日照荒城芳草新**:这一句描绘了岘山脚下的一幅画面,清晨阳光洒在历经岁月洗礼的荒城上,新长出的芳草显得生机勃勃。荒城或许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而新长的芳草则代表着生命与希望的永恒。

2. **相如曾此挫强秦**:这里提到了历史人物司马相如的名字,同时也涉及了他与汉武帝之间的故事。在历史上,司马相如因才华横溢,曾以文学才能劝谏汉武帝,挫败了与匈奴的战争计划,展现了文人用智慧和才华影响政治的力量。

3. **能令百二山河主,便作樽前击缶人**:这一句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深沉感慨。其中,“百二山河”借指强大的国家力量,“主”意味着主宰与控制,“樽前击缶人”则是使用比喻,形容在特定情境下文人的角色转变。这句话意味着,即便能够主宰强大的国家和权力,但最终文人也可能被时代环境所限制,只能在酒樽之前击缶自娱,无法完全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这一句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在现实政治中处境的复杂和无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对个人在历史洪流中命运的感慨。

《咏史诗。岘山》古诗词赏析:

胡曾的这首《咏史诗·岘山》,不仅是一首对岘山自然景色的赞美诗,更是借历史典故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感慨。题目中的“岘山”,位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山,与很多历史人物有着密切的关联。诗中提及的“相如”即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历史上的他以文学才华和外交智慧著称。

首句“日照荒城芳草新”描绘了岘山之巅的景象,阳光洒在荒废的城市上,芳草茂盛,生机勃勃,营造了一种既古旧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接着“相如曾此挫强秦”转而提到司马相如的往事,他曾经在这里对强敌秦国有过战略上的成功,这里暗示了岘山与司马相如的特殊历史联系。

“能令百二山河主,便作樽前击缶人”则蕴含了深意。百二山河,原指山河险要,难以攻破,后常用于形容国家的险固地势或国力强大。在这里,诗人用“百二山河主”来象征司马相如的历史功绩与智慧。然而,“便作樽前击缶人”则暗示了即便是在最荣耀的时刻,也不应忘记历史的教训和自我反省。击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它在樽前击缶,既可表示庆祝,也可能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里似乎是在强调,即使是胜利者,也应保持谦逊和平和的心态。

整首诗在描绘岘山景色的同时,通过历史人物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对人物行为与心态的深度思考,既有对历史英雄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诗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融合,既展现了岘山的自然美,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胡曾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