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ǒng shǐ shī 。 kūn yáng

咏史诗。昆阳

作者:胡曾 
hàn dì huāng táng bù jiě yōu     dà kuā tián liè fèi nóng shōu
汉帝荒唐不解忧   大夸田猎废农收
zi yún tú xiàn zhǎng yáng fù     kěn niàn gāo huáng mù yǔ qiū
子云徒献长杨赋   肯念高皇沐雨秋

《咏史诗。昆阳》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关于汉朝历史事件的诗,标题为《昆阳》,作者为胡曾。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汉帝荒唐不解忧, 大夸田猎废农收, 子云徒献长杨赋, 肯念高皇沐雨秋**。

- **汉帝荒唐不解忧**:指汉朝的帝王在治理国家时过于荒唐,不懂得忧虑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疾苦。

- **大夸田猎废农收**:汉帝非常推崇田猎活动,过于热衷于狩猎,导致忽视了农业生产的收获。这里“田猎”指打猎,“废农收”意味着农民的田间劳作被忽视。

- **子云徒献长杨赋**:这里的“子云”指的是扬雄,汉朝的文学家,曾写下了《长杨赋》这样的作品。作者提到扬雄的贡献(赋)似乎是徒劳的,因为帝王并未真正关注农业和百姓生活。

- **肯念高皇沐雨秋**:这里的“高皇”指的是汉高祖刘邦。作者用“高皇”对比现在的帝王,表达了对历史上的英雄明君的怀念,认为他们更关注百姓的疾苦(如“沐雨秋”暗示着辛苦劳作的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汉高祖与后来荒唐的帝王,表达了对过去明君治理国家的关注和对当前帝王只顾享乐不顾民生的批判。诗人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抒发了对公正治理国家和关注百姓疾苦的期望。

《咏史诗。昆阳》古诗词赏析:

胡曾的《咏史诗·昆阳》通过对汉代历史的一次特定事件“昆阳之战”的反思,寓含了对汉帝沉溺享乐、忽视民生的批判,以及对文学家职责的思考。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镜,深刻揭示了治国之道与文人士子责任的内在关联。

### 首句:“汉帝荒唐不解忧,大夸田猎废农收。”

首句点明了主题,通过“荒唐”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汉帝沉溺于享乐,忽视国家治理的批评。将“田猎”与“农收”相对比,强调了汉帝的享乐导致对农业生产的大肆荒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根基和民生的深切关注。这种对比强烈的写法,不仅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洞察。

### 次句:“子云徒献长杨赋,肯念高皇沐雨秋。”

“子云”代指文学家扬雄,他的《长杨赋》以其精美的文辞和深邃的思想闻名。然而,面对国家的重大危机,如昆阳之战,扬雄的文学创作未能预见或解决实际问题,这句诗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文学家在关键时刻未能展现其社会责任感的遗憾。诗人将扬雄与汉高祖刘邦对比,后者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持国家治理,而文学家却未能从他的经历中汲取警醒,这显示出对文人士子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使命的期待。

### 整体赏析:

胡曾的这首诗不仅以历史为背景,展现了对特定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汉帝与文学家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探讨了治国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治理者忽视民生、沉迷享乐的批评,以及对文人士子在国家危难时刻应承担社会责任的期望。通过这样的反思,胡曾提醒后世的治国者和文人,应将国家兴衰和个人责任紧密相连,共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胡曾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