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 rì fǎng yǒu
夏日访友
luò rì xià yáo fēng huāng cūn juàn xíng lǚ |
落日下遥峰 荒村倦行履 |
tíng chē xī máo diàn ān qǐn zhèng hān shuì |
停车息茅店 安寝正鼾睡 |
hū wén kòu mén jí yún shì xià xiāng lì |
忽闻扣门急 云是下乡隶 |
gōng wén pěng huā xiá yīng sǔn jià shēng shì |
公文捧花柙 鹰隼驾声势 |
liáng mín jù guān fǔ tīng zhī gān dǎn suì |
良民惧官府 听之肝胆碎 |
ā mǔ chū táng sè lǎo jiǎo zǒu diān zhì |
阿母出搪塞 老脚走颠踬 |
xiǎo xīn shì yán kuǎn □ yú liáng fù kuì |
小心事延款 □馀粮复匮 |
dōng lín jiè zhǒng jī xī shě mì fāng xǔ |
东邻借种鸡 西舍觅芳醑 |
zài fàn bù yàn bǎo yī yǐn zhí hū zuì |
再饭不厌饱 一饮直呼醉 |
míng cháo qiè jiàn guān kǔ kǔ dēng qián guì |
明朝怯见官 苦苦灯前跪 |
shǐ wǒ bù chéng mián wèi qú dī qīng lèi |
使我不成眠 为渠滴清泪 |
mín gāo rì yǐ jí mín lì rì yù bì |
民膏日已瘠 民力日愈弊 |
kōng huái yī yǐn xīn hé bǔ yáo shùn zhì |
空怀伊尹心 何补尧舜治 |
《夏日访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夏日访友》,由唐代诗人唐彦谦所作。诗中描绘了夏日的一次访友之旅,途中遇到的乡村景象和与当地百姓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和忧虑。以下是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
- 这几句描述了访友途中,夕阳西下,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经过荒凉的乡村,诗人感到疲惫,便停车在茅草屋的旅店休息,此时主人正在熟睡。
2. **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公文捧花柙,鹰隼驾声势**
- 突然,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来者声称是下乡的差役。他们手持公文,气势如鹰隼般凌厉。
3. **良民惧官府,听之肝胆碎,阿母出搪塞,老脚走颠踬**
- 百姓对官府心存畏惧,听到差役的到来,不禁肝肠寸断。老妇人出来应对,因为贫困和恐惧,脚步踉跄。
4. **小心事延款,□馀粮复匮,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
- 客人谨慎地款待差役,但家里已经没什么粮食可用。诗人描绘了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为了招待官府人员,不得不向邻居借贷鸡只和美酒的场景。
5. **再饭不厌饱,一饮直呼醉,明朝怯见官,苦苦灯前跪,使我不成眠,为渠滴清泪**
- 虽然吃了很多饭,但依然不满足,喝了一点酒,也直呼醉了。第二天清晨,百姓因为害怕再次见到官府,宁愿跪在灯火前,希望避免更多的麻烦。诗人为此感到心痛,夜晚也无法入眠。
6. **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空怀伊尹心,何补尧舜治**
- 通过这次访问,诗人感慨,百姓的财富日益枯竭,劳力日益疲惫。即便心怀伊尹(古代贤臣)般的治国之心,也无法改善尧舜(传说中的圣王)时代的治理。
整首诗通过一次夏日的访友经历,深刻揭示了唐代中下层社会的贫困、民不聊生和官府对百姓的压迫,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对改善民生的深切期待。
《夏日访友》古诗词赏析:
《夏日访友》是唐彦谦的一首诗,通过对夏日访友过程中遭遇的官府来信这一事件的描绘,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和批判。全诗情感丰富,语言质朴,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反应,展现了民与官之间的真实关系,以及民间对官府的恐惧和无奈。
首句“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远处山峰隐约,旅人疲惫行走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氛围。随后,“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状态,暗示了故事即将发生的背景。
“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公文捧花柙,鹰隼驾声势”,这些描述突出了官府来访的突然性和不寻常,以及其带来的压迫感。通过“鹰隼驾声势”这一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官府的威严和气势,强调了其对民众的震慑力。
接着,“良民惧官府,听之肝胆碎”,直接揭示了民众对官府的恐惧,以及在面对官府的来信时的无助和胆怯。这种恐惧和无力感,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和不公。
通过阿母“出搪塞,老脚走颠踬”这一细节,进一步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官府时的尴尬和无奈。接下来,“小心事延款,□馀粮复匮”、“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以及“再饭不厌饱,一饮直呼醉”等描述,既反映了民众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匮乏,也描绘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顽强和乐观态度,以及邻里间的互助和温情。
“明朝怯见官,苦苦灯前跪,使我不成眠,为渠滴清泪,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等句子,则表达了作者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最后,“空怀伊尹心,何补尧舜治”则是在感叹即便有伊尹般贤能之士,也难以改变当前的治理困境,流露出作者对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无奈和无力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民众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既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也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通过描绘这样一个具体的事件,诗作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公,也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