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xǔ hù cáo
送许户曹
chūn fēng chuī cán xì rú yǐ sāng yá cái nǔ qīng yā zuǐ |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 |
qīn chén tàn cǎi shuí jiā nǚ shǒu wǎn cháng tiáo lèi rú yǔ |
侵晨探采谁家女 手挽长条泪如雨 |
qù suì chū mián dāng cǐ shí jīn suì chūn hán yè fàng chí |
去岁初眠当此时 今岁春寒叶放迟 |
chóu tīng mén wài cuī lǐ xū guān jiā èr yuè shōu xīn sī |
愁听门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收新丝 |
《送许户曹》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描述农村生活的古诗,通过对春季农事活动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农民的辛劳。以下是逐段解释:
### 1.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
这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轻拂,使刚刚孵化的小蚕细小得犹如蚂蚁,刚刚长出的桑叶嫩绿得犹如青色的鸦嘴,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植物的生长。
### 2. 侵晨探采谁家女, 手挽长条泪如雨,
这一句描述了清晨,采桑的年轻女子提着长条的篮子去采桑叶,她的手紧紧地握住桑树枝条,但脸上却挂着如雨的泪水。这里的泪水可能代表着辛勤与辛酸,也可能是因为对家中负担过重的忧虑,或是对时节不顺心的感慨。
### 3. 去岁初眠当此时, 今岁春寒叶放迟,
这一句对比了去年与今年的春天。去年此时,蚕开始准备进入眠期,但今年春天寒冷,桑叶的生长比往年迟缓。这一对比揭示了气候变化对农事的影响,反映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担忧。
### 4. 愁听门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收新丝,
最后这一句描述了农事季节中的另一层压力。在春天,除了自然环境的挑战外,农民还需应对官府的征税需求。听到门外里胥(乡村基层管理者)催促的声音,让本已忧虑的农民更加愁苦。官家在二月就开始征收新丝(蚕丝),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古代农民在春耕时节面临的自然挑战和人为压力,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农民生活的艰辛。
《送许户曹》古诗词赏析:
《送许户曹》是唐代诗人唐彦谦的一首送别诗,充满了对友人即将离别时的深情和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 章句解析
1. **春风吹蚕细如蚁** - 开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之景,将春风吹动蚕丝的景象与“细如蚁”进行类比,既形象生动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整首诗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
2. **桑芽才努青鸦嘴** - 继续描写了春日之景,以“努青鸦嘴”比喻桑芽初长时的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3. **侵晨探采谁家女** - 描述了清晨时分,村中女子忙碌采桑的场景。这里的“探采”不仅指寻找采集的最佳时机,也隐含着女子劳作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
4. **手挽长条泪如雨** - 通过女子“泪如雨”这一细节,展现了她们在劳作时因天气寒冷、生活压力而产生的愁苦与无奈,情感细腻,触动人心。
5. **去岁初眠当此时** - 暗示去年在这个时间点,蚕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生长(初眠),而今年的春寒迟缓了这一过程,为后文“愁听门外催里胥”埋下伏笔。
6. **官家二月收新丝** - 总结了去年与今年的不同境况,突出官府征收新丝的时间并未因天气变化而调整,展现了社会制度的冷漠与不人道,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 艺术特色
- **自然描写与情感融合**:诗中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色和劳作场景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合了作者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也富含深沉的情感。
- **对比手法**:通过去年与今年的对比,展现了时间与环境对生活的影响,增强了诗歌的张力,使得主题更加鲜明。
- **社会批判**: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唐彦谦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和人道缺失的批判,体现了诗人的社会关怀和道德立场。
总之,《送许户曹》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反映时代和社会问题的佳作,通过深情的笔触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