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zōng rén gù tiē

题宗人故帖

作者:唐彦谦 
yī shì qīng léi hè tǐ gū     qì hé shén yíng shuǎng bīng hú
一室清羸鹤体孤   气和神莹爽冰壶
wú zhōng gāo shì suī qiú sǐ     bù nà jī shān yǒu xiè fū
吴中高士虽求死   不那稽山有谢敷

《题宗人故帖》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唐代的诗歌,题为《题宗人故帖》,作者为唐彦谦。此诗主要以赞扬宗族中的故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故人高洁品质和不屈精神的敬仰与怀念。下面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

1. **一室清羸鹤体孤**:这句描绘了故人逝世后,其居所的空寂与凄清。"清羸"形容身体虚弱,"鹤体"是用鹤的高洁形象来比喻故人的高尚人格,"孤"字点明了遗世独立、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感。

2. **气和神莹爽冰壶**: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故人的精神气度比作透明纯净的冰壶。"气和"意味着内心平和、和煦,"神莹"形容精神明亮、清澈,"爽"字则强调了清新与爽朗。整体描绘出故人虽已故去,但其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仍如冰壶一般清纯、明亮,给人以深切的怀念与崇敬。

3. **吴中高士虽求死**:这句提到故人作为吴中(指江南一带)的高士,不仅在生前拥有崇高的品德,而且有寻求解脱、归于自然的意愿。"求死"一词并非消极的自杀之意,而是表达了故人渴望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与解脱。

4. **不那稽山有谢敷**:"不那"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无奈"或"无法"之意,表达了对故人精神在稽山(稽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著名的山名,常被引用来象征高尚的品德与精神)中得以延续的遗憾与怀念。"谢敷"可能是指具体的故人名字,也暗指继承了故人精神、在稽山之侧熠熠生辉的高尚人格。这句诗强调了故人的精神在后人中得以传承,如同稽山般永恒不灭。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高尚品德与不屈精神的高度赞扬和追忆。

《题宗人故帖》古诗词赏析:

唐彦谦的这首《题宗人故帖》是一首对宗族中故人的颂扬与悼念之作。从标题“题宗人故帖”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对一位故去的家族长辈的纪念和赞扬,文中提到了“宗人”,即家族中的长老或德高望重之人。

从诗句分析,“一室清羸鹤体孤”这一句描绘了故人离世后留下的空荡而清冷的居室,以及其孤高的形象,暗示故人犹如孤鹤,虽有独立之姿却最终孤独离去。这种形象的描绘既有对故人离开的哀伤,也蕴含了对故人品格高洁的赞美。

“气和神莹爽冰壶”则赞美故人的气质和精神如同冰壶般清澈透明,且充满和煦之气,比喻其人品高洁,内心纯净,处世平和,这表达了对故人高尚人格的极高认可和敬仰。

“吴中高士虽求死”这句中的“吴中高士”指古代江南的名士,这里借指故人,表达了故人虽有求死之意,但其追求的境界与品格依然像吴中的高士一样令人敬仰,展现出一种对生命意义深刻理解的态度。

“不那稽山有谢敷”则以稽山和谢敷为喻,稽山是古代江南的一座名山,谢敷则可能指一个与故人有相似特质或品格的古人,这句话表达了虽故人已逝,但其品格和精神将如同稽山中谢敷一样,被后人铭记和传颂,暗含对故人的缅怀与对高尚品格传承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和赞美故人的形象、精神与品格,不仅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思和敬仰,也蕴含了对高尚人格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和肯定。

唐彦谦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