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ng shǒu
咏手
yǐ zuì wú duān xún jiù yuē què lián chóu chàng zhuǎn nán shèng |
倚醉无端寻旧约 却怜惆怅转难胜 |
jìng zhōng lóu gé shēn chūn yǔ yuǎn chù lián lóng bàn yè dēng |
静中楼阁深春雨 远处帘栊半夜灯 |
bào zhù lì shí fēng xì xì rào láng xíng chù sī téng téng |
抱柱立时风细细 绕廊行处思腾腾 |
fēn míng chuāng xià wén cái jiǎn qiāo biàn lán gān huàn bù yīng |
分明窗下闻裁翦 敲遍阑干唤不应 |
《咏手》古诗词释义:
韩偓的这首《咏手》描绘了一幅情感丰富的场景,通过描绘主人公手的动作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传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下面逐段解释:
1. **倚醉无端寻旧约, 却怜惆怅转难胜**:诗人似乎是在醉酒后,凭依着某种情绪或回忆,寻找过去的约定。然而,这种惆怅和哀伤的情绪让他感到难以承受。这里暗示了一种与过去或某个人的深厚情感的纠缠。
2. **静中楼阁深春雨, 远处帘栊半夜灯**:在寂静的环境中,楼阁在春雨中显得格外深邃。远处,帘栊(窗帘)下的夜灯透出温暖而柔和的光。这个场景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
3. **抱柱立时风细细, 绕廊行处思腾腾**:抱柱而立,诗人在细风中站立,似乎是在等待或沉思。绕着廊道行走,思绪随之飘荡。这里通过自然的风和行为的动态,表达了诗人在静止与移动之间内心情感的波动。
4. **分明窗下闻裁翦, 敲遍阑干唤不应**:诗人清晰地听见窗外有裁剪衣物的声音,这声音与他此时的心境产生了共鸣。然而,无论他如何敲打栏杆,寻找着什么或试图与之交流的人,似乎都听不见他的呼唤。这一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被理解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手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诗人的情感在静与动、明与暗之间转换,最终停留在对理解与沟通的渴望上,却无奈于现实的沉默与冷漠。
《咏手》古诗词赏析:
韩偓的这首《咏手》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手法,通过手的象征性形象,表达出深邃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这首诗通过描绘手的多种状态和情境,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怀旧、思念与孤独,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渴望。
首先,诗的开篇“倚醉无端寻旧约, 却怜惆怅转难胜”暗示了主人公在酒醉后的状态,试图寻找与过去的一种约定,然而这种尝试却带来了更多的愁绪和难以承受的悲伤。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失落感。
接着,诗中的“静中楼阁深春雨, 远处帘栊半夜灯”两句,通过对比静谧的环境和外界的喧嚣,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静谧。春雨和半夜的灯光,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象征了主人公情感的细腻和复杂,以及时间的流逝。
“抱柱立时风细细, 绕廊行处思腾腾”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风中静立和绕廊行走的状态,分别表现了静思和行动之间的心境转换,反映了诗人思绪的纷乱和试图寻求答案的挣扎。抱柱立,可以理解为一种站立不动的状态,象征着对某件事的坚持或等待;绕廊行,意味着不断地行走,象征着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探索。
最后,“分明窗下闻裁翦, 敲遍阑干唤不应”以动与静、听见与呼喊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听见窗外的裁剪声,却无人应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渴望被理解的强烈愿望。通过这最后一句,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他的孤独和对沟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手的各种象征意义和状态,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对未来的渴望,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挣扎。这种以小见大、以物喻人的手法,使得《咏手》成为了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