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yuǎn ( zài qí rì zuò )
寄远(在岐日作)
jì gēn sōng màn yù chāi chuí zhǐ diǎn huā zhī yòu guò shí |
髻根松慢玉钗垂 指点花枝又过时 |
zuò jiǔ àn shēng chóu chàng shì bèi rén yún què lèi yān zhī |
坐久暗生惆怅事 背人匀却泪胭脂 |
《寄远(在岐日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寄远(在岐日作)》由唐代诗人韩偓创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解释:
1. **髻根松慢玉钗垂**:形容女子的发髻松散,玉钗垂落,暗示女子可能因愁苦而疏于打理头发。在这里,玉钗不仅指实际的首饰,也象征着装饰、美好和情感的寄托。
2. **指点花枝又过时**:诗句中的“指点”可以理解为用手指着花枝,接着“又过时”意味着这些花已经错过了盛开的季节。这里用花的凋谢来隐喻女子青春的流逝,或者情感的凋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美好瞬间转瞬即逝的感慨。
3. **坐久暗生惆怅事**:长时间坐着思考,内心逐渐滋生出忧伤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思考与远方恋人的关系,引发了内心的深沉忧愁和对恋人的深深思念。
4. **背人匀却泪胭脂**:在人背后偷偷擦掉眼泪,就像卸下胭脂一样,暗示了女子对恋人的情感克制与自我安慰。此处用“胭脂”来比喻泪水,暗指女子对情感的掩饰和自我保护,同时表达出在恋人的面前尽力保持坚强,内心却深受思念之苦的矛盾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情感波澜,情感真挚,意象丰富。
《寄远(在岐日作)》古诗词赏析:
韩偓的《寄远(在岐日作)》是一首细腻而深情的诗作,描绘了作者在岐地时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与情感的复杂变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真实流露。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髻根松慢玉钗垂”**:这一句描绘了女子在远别之后,头发不再梳理得整齐,玉钗滑落,呈现出一种慵懒、不胜情的状态。这里的“髻根松慢”和“玉钗垂”不仅反映了女子的外在形象,也隐含了内心情感的松弛和失落。
2. **“指点花枝又过时”**:此句中“指点”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目光在花枝间游走,却无意赏花,仿佛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花儿的“过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青春的易逝。
3. **“坐久暗生惆怅事”**:这一句直接表达了女子长时间坐着而内心生发出的忧郁和哀愁。坐久之中,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空虚交织在一起,使得她的思绪变得繁杂,情感变得沉重。
4. **“背人匀却泪胭脂”**:最后一句描绘了女子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悄悄地擦去脸颊上的泪水,用胭脂掩饰自己的哀伤。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女子内心的脆弱与敏感,也暗示了她试图在别人面前保持坚强和乐观,不想让思念和忧愁轻易地被人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情感,以及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细腻与坚强。韩偓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也展示了情感在复杂生活中的复杂面貌,以及个体在面对情感时的内心挣扎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