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ià rì liú tí zhāng shān rén lín tíng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作者:杜荀鹤 
yī huí luò dì yī níng qīn     duō shì tú zhōng guò què chūn
一回落第一宁亲   多是途中过却春
xīn huǒ bù xiāo shuāng bìn xuě     yǎn quán nán zhuó mǎn yī chén
心火不销双鬓雪   眼泉难濯满衣尘
kǔ yín fēng yuè wéi tiān bìng     biàn shí gōng qīng wèi miǎn pín
苦吟风月唯添病   遍识公卿未免贫
mǎ zhuàng jīn duō yǒu guān zhě     róng guī què xiào dú shū rén
马壮金多有官者   荣归却笑读书人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描绘了对朋友张山人林亭的拜访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世态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下面逐段解释:

1. **一回落第一宁亲,多是途中过却春,心火不销双鬓雪**:
- 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在此归来之后,心中感到宁静平和,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但提到“多是途中过却春”,暗示了在旅途中错过了春日的美好时光,借以表达对过往时光的惋惜和错过美好生活的感慨。

2. **眼泉难濯满衣尘**:
- “眼泉”指的是清澈的泉水,诗人使用这个比喻,表达了内心对于纯洁和清新的渴望,但却难以摆脱生活中的烦恼和尘世的污浊。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现实的无奈。

3. **苦吟风月唯添病,遍识公卿未免贫**:
- “苦吟”指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投入,但“唯添病”表明这种追求不仅没有带来荣华,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负担或心理的疲惫。后一句“遍识公卿未免贫”则表达了诗人虽广泛接触了社会上层,但仍然无法摆脱贫困的生活境遇,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自身境遇的无奈。

4. **马壮金多有官者,荣归却笑读书人**:
- 这句诗描绘了社会中的某些官员,他们的财富与权力显赫,生活富足而荣耀。对比之下,诗人却以幽默的口吻表示,当他们归家时,或许会嘲笑那些像他一样终日读书追求功名的人,讽刺了官场的虚伪和对知识的轻视。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张山人林亭的访问,以及与之对比的社会现象,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的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在诗中,杜荀鹤表达了对纯净生活的向往、对社会不公的无奈,以及对自身生活选择的深刻思考。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古诗词赏析:

杜荀鹤的《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是一首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人生以及个人追求的深刻见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的主题与情感

- **对比与反思**:诗歌通过“马壮金多有官者”与“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前半部分描绘的是富贵权贵的生活,后半部分则是简朴自然、精神自由的山人生活,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审视。
- **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心火不销双鬓雪”和“眼泉难濯满衣尘”,诗人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渴望追求个人的精神满足与自由,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世俗的约束与压力。

### 诗句解析

- **“一回落第一宁亲”**:反映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与亲人共享宁静生活的愿望。
- **“多是途中过却春”**:形象地描绘了大多数人在追求功利的道路上,错过了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 **“心火不销双鬓雪”**:暗含诗人对内心的焦虑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 **“眼泉难濯满衣尘”**:寓意在充满尘世污垢的环境中,寻求内心纯洁的不易。
- **“苦吟风月唯添病”**:揭示了诗人通过写作寻求精神寄托,但这种精神追求却可能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
- **“遍识公卿未免贫”**: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阶层和财富地位的深刻洞察,暗示了追求财富和权力并不总是带来幸福。

### 总结

杜荀鹤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与社会、自然与世俗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追求、价值观念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诗中的对比与隐喻,既展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对现实困境的深思熟虑,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杜荀鹤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