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ià yè

夏夜

作者:韦庄 
qǐ zhī chéng què nèi     yǒu dì chū hóng chén
岂知城阙内   有地出红尘
cǎo zhàn yī fāng lǜ     shù cáng qiān gǔ chūn
草占一方绿   树藏千古春
mǎ sī yóu sì kè     quǎn fèi tàn huā rén
马嘶游寺客   犬吠探花人
jì jì wú zhōng gǔ     huái xíng jiē zǐ chén
寂寂无钟鼓   槐行接紫宸

《夏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夏夜》由唐代诗人韦庄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游京城时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与人情的深沉感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岂知城阙内,有地出红尘,草占一方绿,树藏千古春,":诗句开头以反问的方式,提出在喧嚣尘世之中,竟然有这样一个被红尘隔绝的地方。接着用“草占一方绿”与“树藏千古春”来描绘这个地方的景色——绿草与长青的树木共同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和永恒的春天氛围。

2."马嘶游寺客,犬吠探花人":这两句通过动物的声音——马嘶和犬吠,展现了这里的人们在夜晚的生活状态。马嘶可能是远处的游寺(可能指游离的僧侣或道士)所乘之物,而犬吠则可能是家犬在夜间对外出探花(观赏花卉)的人发出警告或欢迎的声音,暗示这里虽远离尘嚣,但仍有鲜活的人情与生活气息。

3."寂寂无钟鼓,槐行接紫宸":"寂寂无钟鼓"意味着这里没有世俗的喧嚣和嘈杂,甚至没有寺院的钟声和皇宫的鼓乐,展现了其宁静、脱俗的环境。"槐行接紫宸"则描绘了一条种满槐树的路径,与皇宫(紫宸)连接,预示着这里与皇宫有着某种联系,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这一区域与皇权有着不凡的关联。

这首诗整体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自然与人文和谐之美的夜晚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

《夏夜》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夏夜》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中一片远离尘嚣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夏夜的宁静与和谐,也隐含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首句“岂知城阙内,有地出红尘”,开篇便设下悬念,引人遐想,与通常对城市繁华的描述形成对比,突出了这处地方的独特与清新。之后,“草占一方绿,树藏千古春”两句,通过“占”和“藏”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草木的蓬勃生机,仿佛那绿色和春天被这些植物所永久地“占有”和“隐藏”,传递出一种生命力与时间的永恒。

“马嘶游寺客,犬吠探花人”则通过动物的声音,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区域的活力与动态。游寺客的马嘶声和探花人的犬吠声,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人们在这片净土中的活动,与自然和谐共处。

“寂寂无钟鼓,槐行接紫宸”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一方面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宁静与远离尘嚣,与“红尘”相对,展现出其与世无争的特质;另一方面,将槐树行(排列成行的槐树)与“紫宸”(皇宫)相联系,形成一种隐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崇敬,以及对城市繁华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夏夜独特的美景,也通过对比与隐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城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共存生活方式的向往。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

  1. 1
  2.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