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ēng xián yáng xiàn lóu wàng yǔ
登咸阳县楼望雨
zàn suí hóng pèi zuǒ fān fāng gāo jì zhōng qī wò gù xiāng |
暂随红旆佐藩方 高迹终期卧故乡 |
yǐ jìn shuǐ shēng kāi jiàn hù gèng qīn shān sè jià shū táng |
已近水声开涧户 更侵山色架书堂 |
pú shēng àn jiǎo qīng dāo lì liǔ fú bō xīn lǜ dài zhǎng |
蒲生岸脚青刀利 柳拂波心绿带长 |
mò duó yě rén qiáo mù xīng bái yún bù shí xiù yī láng |
莫夺野人樵牧兴 白云不识绣衣郎 |
《登咸阳县楼望雨》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登咸阳县楼望雨》描绘了韦庄在咸阳县楼上远眺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于生活、理想和自然的感悟。以下是逐段解释:
### 暂随红旆佐藩方, 高迹终期卧故乡
韦庄暂时远离故乡,跟随红色的旗帜,辅佐地方的官员。这里的“红旆”指代为官的标志,表明他当时是在外任职。然而,他内心始终向往着回到故乡,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 已近水声开涧户, 更侵山色架书堂
这两句描绘了韦庄登楼后所见的自然风光。水声潺潺,他打开了靠近山涧的窗户,欣赏水景;山色环绕,他建起了架在山色间的书堂,以便静心读书。这两句展现了韦庄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他渴望在宁静中追求学问和思考的生活态度。
### 蒲生岸脚青刀利, 柳拂波心绿带长
“蒲生岸脚青刀利”描写岸边生长的蒲草,其颜色像锋利的刀刃一样青绿,生动展现了岸边自然景致的生机勃勃。而“柳拂波心绿带长”则描绘了垂柳轻拂水面的景象,绿带长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柳树与水面的和谐。
### 莫夺野人樵牧兴, 白云不识绣衣郎
这两句表达了韦庄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他希望不要打扰到山野中人自由自在的樵牧生活,希望白云也不识得官服加身的他,意在强调他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韦庄在咸阳县楼上所见所感,传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某种厌倦。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韦庄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精神世界。
《登咸阳县楼望雨》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登咸阳县楼望雨》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感交织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自述与展望**:“暂随红旆佐藩方, 高迹终期卧故乡”展示了作者暂时远离故乡、服务于一方(藩方,即边远地区)的处境,而心中却对回归故乡有着深切的渴望。这两句诗中的“暂”和“终期”形成了时间上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远方与归乡的复杂情感。
2. **山水交融的景致**:“已近水声开涧户, 更侵山色架书堂”描绘了作者在咸阳县楼所见的山水景象。水声与涧户的开合,山色与书堂的融入,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也暗示了作者寻求心灵慰藉与自然融合的愿望。
3. **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蒲生岸脚青刀利, 柳拂波心绿带长”运用了“青刀利”和“绿带长”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了岸边芦苇的清新与柳树在水面映射出的绿色长带。这些自然元素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莫夺野人樵牧兴, 白云不识绣衣郎”表达了作者对当地自然生活状态的尊重和对破坏这种和谐的担忧。通过“野人樵牧兴”的描绘,展现了普通人的日常劳作与生活的自由自在,而“白云不识绣衣郎”则用云朵的无知来暗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即人类活动应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
综上所述,韦庄的《登咸阳县楼望雨》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更蕴含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伦理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