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 cóng xiōng zūn

寄从兄遵

作者:韦庄 
mǎn yuàn tóng huā niǎo què xuān     jì liáo fāng cǎo mào qiān qiān
满院桐花鸟雀喧   寂寥芳草茂芊芊
wú shī zhèng yù guī shān rì     xián kè kōng tí dào sì nián
吾师正遇归山日   闲客空题到寺年
chí zhú bì mén jiào hè shǒu     qín shū kāi qiè rèn sēng chuán
池竹闭门教鹤守   琴书开箧任僧传
rén jiān bù zì xún xíng jì     yī piàn gū yún zài bì tiān
人间不自寻行迹   一片孤云在碧天

《寄从兄遵》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寄从兄遵》是一首抒发情感和隐逸情怀的诗歌。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 **满院桐花鸟雀喧,寂寥芳草茂芊芊,**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庭院的景象。满院的桐花开放,吸引着鸟雀欢腾,鸟儿的鸣叫声给宁静的庭院带来了生机。然而,这种喧闹在“寂寥”一词的映衬下,显得略带孤寂,表达出一种在热闹中感受孤独的情感。

2. **吾师正遇归山日,闲客空题到寺年,**
“吾师正遇归山日”意味着诗人的老师正准备隐居山林,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而“闲客空题到寺年”则指诗人自己,并不是和老师一起去隐居,只是空有期待和幻想,实际上无法和老师一起“到寺”,意味着诗人内心的无奈和遗憾。

3. **池竹闭门教鹤守,琴书开箧任僧传,**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老师归山后的场景。池边的竹林闭门,仿佛在守护着池塘,而鹤则是此处的守护者。诗人打开箧中的琴书,任由僧人传承,暗示了诗人在等待、思念或独自回忆老师的教导与生活。这里也流露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 **人间不自寻行迹,一片孤云在碧天。**
最后两句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他认为,在这个世俗社会中,没有必要刻意追寻行迹或名利,就像一片孤云在蓝天中自由漂浮,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诗人的这种态度,体现了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庭院景象、表达个人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由和自然的渴望。

《寄从兄遵》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寄从兄遵》是一首充满了深厚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朋友际遇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满院桐花鸟雀喧, 寂寥芳草茂芊芊”,通过对庭院内桐花盛开、鸟雀欢鸣的生动描绘,与“寂寥芳草茂芊芊”的对比,既表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孤独。桐花象征着高洁和文雅,鸟雀的喧闹与芳草的茂盛相映成趣,又在对比中透露出一种静谧之美。

2. **颔联**:“吾师正遇归山日, 闲客空题到寺年”,这里提到“吾师”的归山与“闲客”的到寺,既是对朋友生活轨迹的描述,也是对人生选择的思考。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俗世生活的反思。

3. **颈联**:“池竹闭门教鹤守, 琴书开箧任僧传”,这一联描绘了一幅幽静的隐居生活图景。池塘边的竹林,闭门自守,白鹤作为守护,琴书随意开阅,僧人作为传承者,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宁静。

4. **尾联**:“人间不自寻行迹, 一片孤云在碧天”,最后一联以“孤云”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繁华的超脱,对自由和自在生活的向往。在广阔的天空中,一片孤云自由自在,象征着诗人希望脱离尘世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解放和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情、人生、自然和自由的深刻感悟,既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哲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