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 táng shí liù yùn ( zài zhū yáng xiàn shí yán xià )
渔塘十六韵(在朱阳县石岩下)
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zhèng diào lú jiǔ zhòng tiān zi mèng qiào chē |
江上秋风正钓鲈 九重天子梦翘车 |
bù jiāng gāo wò yāo liú zhǔ zì tǔ qīng tán hù hàn chǔ |
不将高卧邀刘主 自吐清谈护汉储 |
cāng hǎi shí nián lóng jǐng duàn bì yún qiān lǐ yàn háng shū |
沧海十年龙景断 碧云千里雁行疏 |
xiāng féng mò huà guī shān jì míng rì dōng fēng dài zhí lú |
相逢莫话归山计 明日东封待直庐 |
《渔塘十六韵(在朱阳县石岩下)》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渔塘十六韵》是一首深沉且富有意蕴的诗作,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江上秋风正钓鲈,九重天子梦翘车,**
这句描绘了江边秋风中,一位垂钓者正在悠闲地钓鱼的情景。"九重天子"指帝王,"梦翘车"可能象征帝王心中的梦想或愿望。整句通过描绘钓鱼的场景,暗示了主人公虽然身在江湖,但心中仍怀有对国家或个人理想(如帝王的宏大梦想)的憧憬。
2. **不将高卧邀刘主,自吐清谈护汉储,**
这两句进一步说明了主人公并不愿意隐居山林,放弃对国家的贡献。"刘主"可能是指汉室的刘备,这里用刘备来指代对国家有责任的领导者。"自吐清谈护汉储"则表示主人公愿意与君王对话,为国家的安定贡献自己的智慧,保护着汉室的遗产和传统。
3. **沧海十年龙景断,碧云千里雁行疏,**
"沧海十年龙景断"可能是暗指国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动荡,比喻龙潜深渊,暂时隐匿了光芒。"碧云千里雁行疏"则用雁行疏离来形容国力的衰退,即如同大雁在千里碧云中飞行,显得格外稀疏,暗示了国家人才的流失或局势的衰弱。
4. **相逢莫话归山计,明日东封待直庐,**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当下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待。"相逢莫话归山计"意味着在与人相遇时,不谈论归隐的想法,暗示主人公目前没有放弃为国家效力的打算。"明日东封待直庐"则表明即使未来有所改变,他也愿意待在皇宫(直庐)参与国家大事,期待东山再起,即国家或个人梦想得以实现的时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思和期待,既有对当下的坚持,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渔塘十六韵(在朱阳县石岩下)》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渔塘十六韵》这首诗,从标题到内容,都充满了浓厚的历史与人文气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
1. **标题的隐喻**:标题“渔塘十六韵(在朱阳县石岩下)”中的“渔塘”二字,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意象。石岩下的渔塘,仿佛是一个隐秘而幽静的世界,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之处。
2.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诗句“江上秋风正钓鲈,九重天子梦翘车”,以“秋风”与“鲈鱼”为意象,可能暗喻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与古代文人雅士的隐逸情怀相呼应。而“九重天子梦翘车”则借用了古时帝王梦中乘坐神奇车马的典故,隐喻着诗人对历史、对权力更迭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3. **对比与反思**:如“不将高卧邀刘主,自吐清谈护汉储”,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暗含了对于不同历史时期政治人物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高卧”和“清谈”两个词,一方面强调了个人的隐逸与精神的自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与不满。
4. **末尾的期待与展望**:“相逢莫话归山计,明日东封待直庐”中,“归山计”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回归自然、隐居的向往,而“东封待直庐”则表达了对参与朝廷重要事务的期待,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这种矛盾不仅仅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也可能包含了对自身角色定位的反思。
综上所述,韦庄的《渔塘十六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多层次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社会和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身角色定位的复杂思考,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