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ēng hàn gāo miào xián tiào
登汉高庙闲眺
bù xiàng yān bō xiá diào zhōu qiáng qīn wén mò shì rú qiū |
不向烟波狎钓舟 强亲文墨事儒丘 |
cháng ān shí èr huái huā mò céng fù qiū fēng duō shǎo qiū |
长安十二槐花陌 曾负秋风多少秋 |
《登汉高庙闲眺》古诗词释义:
《登汉高庙闲眺》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一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以下是逐段解释其意思:
### 诗句解释
#### 第一句:“不向烟波狎钓舟, 强亲文墨事儒丘”
- **不向烟波狎钓舟**:此句表达诗人并没有选择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旁悠闲垂钓,而是“狎”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但这里他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即“强亲文墨事儒丘”,表示他坚定地投入于文学、教育的事业中,与儒家学说紧密相关。这里“儒丘”可能象征着儒家学说的圣地或象征着诗人的学术追求。
#### 第二句:“长安十二槐花陌, 曾负秋风多少秋”
- **长安十二槐花陌**:长安是唐代的都城,这里的“十二槐花陌”可能指的是长安城中槐树盛开的街道,象征繁华与美丽。此句描绘的是长安的景致。
- **曾负秋风多少秋**:这里的“秋风”通常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整句话意味着在长安这片繁华之地,诗人曾经辜负了无数个秋天,可能是表达了诗人过去生活中错过的一些美好时光,或者是在忙碌的学术追求中,感到时间的流逝,有些许遗憾和感慨。
### 总结
整首诗表达了韦庄对过去生活经历的反思,以及他在学术追求与闲适生活之间做出的选择。首句表达了他对文学和教育的坚定追求,与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形成对比;尾句则通过描绘长安的美丽景象,与自己在其中的忙碌生活相联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生活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登汉高庙闲眺》古诗词赏析:
《登汉高庙闲眺》这首诗由韦庄所作,内容展现了诗人游历汉高庙时的闲适心境和对往昔岁月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与主题引入**:首句“不向烟波狎钓舟,强亲文墨事儒丘”,通过对比两种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不喜游荡于烟波之中,而选择更加沉稳、文化气息浓厚的生活方式。这里的“狎钓舟”暗示了一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强亲文墨”则强调了对文化学习的坚持和追求,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平静、稳定生活的偏好。
2. **对往昔的怀念**:“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秋”,这两句转而向对往昔岁月的追忆。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首都,象征着繁荣与文化的中心,而“十二槐花陌”则可能指长安的一条繁华街道,槐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尤其是对那些在秋风中度过的岁月的回忆,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可能包含了对过去未能抓住机遇、有所缺失的感慨。
3. **情感的表达**:全诗通过对比和回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当前生活方式的满足,也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体现出诗人既有现实的清醒,又有对过去生活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作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空间。
4. **语言与风格**:韦庄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简单的文字,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感。语言质朴而不失韵律,风格淡雅,传达出诗人宁静而深沉的心境。
总体而言,《登汉高庙闲眺》是韦庄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通过自然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出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