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ūn jū shū shì

村居书事

作者:韦庄 
bì chóu chóu yòu zhì     chóu zhì shì nán wàng
避愁愁又至   愁至事难忘
yè zuò xīn zhōng huǒ     cháo wèi bìn shàng shuāng
夜坐心中火   朝为鬓上霜
bù jīng gōng zi mèng     piān rù lǚ rén cháng
不经公子梦   偏入旅人肠
jiè wèn gāo xuān kè     hé xiāng shì zuì xiāng
借问高轩客   何乡是醉乡

《村居书事》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这首《村居书事》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在乡村居所中内心的纷扰与愁绪,以及对远方或虚构“醉乡”的向往。下面逐段解释诗句意思:

1. **避愁愁又至, 愁至事难忘**:一开始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避开了忧愁,但愁绪却又不期而至,让人难以忘怀。这说明诗人内心深处存在着无法排遣的忧伤或烦恼。

2. **夜坐心中火, 朝为鬓上霜**:用“夜坐心中火”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夜间的内心煎熬,如火焰般躁动、不安。而“朝为鬓上霜”则是以清晨之景反衬,说明经过一夜的挣扎,诗人已显得苍老、疲惫,如同鬓角生霜一般。

3. **不经公子梦, 偏入旅人肠**:这里的“公子”和“旅人”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诗人似乎在说,那些富贵公子的梦境与自己无关,而那些属于“旅人”的愁思,却在不经意间侵入了自己的内心。这反映了诗人在现实中的孤独与寂寞。

4. **借问高轩客, 何乡是醉乡**:最后,诗人直抒胸臆,向“高轩客”(地位较高、生活富足的人)发问,问他们所向往的“醉乡”是何方。这里,“醉乡”不仅指物理上的某个地方,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所渴望的逃避现实、忘却忧愁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诗人复杂的内心活动和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展现了他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村居书事》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村居书事》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乡村生活中面对内心愁绪时的复杂情绪和思考。这首诗以一种深沉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愁绪的反复无常与难以摆脱,以及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析
《村居书事》“书事”二字表明,这首诗是在乡村生活场景下的个人感悟和记录。韦庄作为晚唐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这首诗反映了他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世界。

### 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面对愁绪时的内心挣扎。首句“避愁愁又至”开篇便点明了愁绪的难以逃避,愁情反复侵扰。接着,“愁至事难忘”进一步描绘了愁绪深入骨髓,难以忘怀的痛苦状态。通过“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用“心中火”比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而“鬓上霜”则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流逝与年龄的增长,通过日夜交替,形象地展示了愁绪对人身心的影响。

### 结构与意象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一句,通过对比公子的梦境与旅人的愁肠,进一步强调了愁绪的普遍性与难以摆脱。诗人在旅人的视角下,反思社会的不同层面,表达了对不同生活状态中人物共通情感的理解。最后,“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一句,提出了对解脱愁绪的疑问,仿佛在寻找一个远离愁苦的所在,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语言特色
韦庄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使诗歌既具画面感,又富含深意。这首诗通过对愁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综上所述,韦庄的《村居书事》以深邃的情感、生动的意象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描绘了一位乡村诗人在面对愁绪时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其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人文关怀。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