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ng wéi zhōng féng xiāo xiào shū
重围中逢萧校书
yǔ jūn tóng wò jí dú wǒ jiàn mí liú |
与君同卧疾 独我渐弥留 |
dì mèi bù zhī chù bīng gē shū wèi xiū |
弟妹不知处 兵戈殊未休 |
xiōng zhōng yí jìn shù ěr xià dòu yīn niú |
胸中疑晋竖 耳下斗殷牛 |
zòng yǒu qín yī zài huái xiāng yì lèi liú |
纵有秦医在 怀乡亦泪流 |
《重围中逢萧校书》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重围中逢萧校书》由韦庄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战争重围中与好友萧校书重逢的情境,以及作者对战乱、家庭、和国家命运的感慨。
### 第一句:“与君同卧疾,独我渐弥留”
首句点出了作者与好友萧校书在同一时期、同一困境中共同患病的事实。这里的“卧疾”暗示了他们因战争而流离失所,被迫在病痛中寻求避难之所。而“独我渐弥留”则表达出一种孤独感和对生命即将终结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可能身患重病。
### 第二句:“弟妹不知处,兵戈殊未休”
此句揭示了家庭成员的离散和未安全之处的情况。在这场持续不断的战乱中,家人或许分散各地,生死未卜。这里的“兵戈”象征着战争,而“殊未休”则表达了战争的持久性和残酷性,造成社会的动荡和家庭的破碎。
### 第三句:“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
“疑晋竖”可能是指对敌人或背叛者的猜疑和恐惧,隐喻作者在战乱中对不确定性和危险的警惕。而“耳下斗殷牛”描述了战场上频繁的战斗和冲突,以此象征战争的残酷和无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战斗的回响,这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四句:“纵有秦医在,怀乡亦泪流”
这句表达了作者即使在危险中寻求医疗帮助的愿望,但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的冲突。这里的“秦医”可能象征着能够治疗身体疾病的专业人士,但在“怀乡亦泪流”的情境下,身体的疗愈与精神的慰藉之间存在矛盾,凸显出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背景下的个人与社会状况,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人的思念、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重围中逢萧校书》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重围中逢萧校书》是一首充满了战争年代的悲苦和忧愁的诗作。这首诗是韦庄在兵荒马乱的环境中,对友人萧校书的深切关怀和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初步感知
- **题材与背景**:本诗创作于动荡的战乱时期,反映了战争带给个人和家庭的巨大影响,以及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对和平的渴望。
- **情感基调**: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朋友的深切关怀,更多的是对战争苦难的深刻体验,以及在逆境中寻求支持的希望和无奈。
### 逐句解读
1. **“与君同卧疾,独我渐弥留”**:诗人以自己和朋友共同经历疾病为切入点,突显了患难中的彼此相依,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共度时艰的决心。
2. **“弟妹不知处,兵戈殊未休”**:指出亲人分离、流离失所的现实,反映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的严重破坏。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回归的渴望。
3. **“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这里的“疑晋竖”和“斗殷牛”可能分别指的是战争中的不确定性和紧张状态,暗示了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4. **“纵有秦医在,怀乡亦泪流”**: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假设即使有最好的医术也无法治愈战争带来的伤痛,即使身处异乡,思乡之情仍难以割舍,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对心灵的深刻影响。
### 总体评价
韦庄的《重围中逢萧校书》是一首深沉而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更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残酷破坏,以及在逆境中人的情感世界。通过描绘战争的苦难,诗人呼吁和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早日结束的渴望。这首诗在艺术上展现了韦庄对人性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强烈批判的才华,是唐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