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yīng táo ( yī zuò yú yè shī )
白樱桃(一作于邺诗)
xián tōng shí dài wù qíng shē huān shā jīn zhāng xǔ shǐ jiā |
咸通时代物情奢 欢杀金张许史家 |
pò chǎn jìng liú tiān shàng lè zhù shān zhēng mǎi dòng zhōng huā |
破产竞留天上乐 铸山争买洞中花 |
zhū láng yàn bà yín dēng hé xiān zi yóu huí bì yuè xié |
诸郎宴罢银灯合 仙子游回璧月斜 |
rén yì shì zhī jīn rì shì jí cuī xián guǎn sòng nián huá |
人意似知今日事 急催弦管送年华 |
《白樱桃(一作于邺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白樱桃》(一作于邺诗)是韦庄在咸通年间所作,描绘了一幅奢华而繁华的社会图景。全诗分为四句,以下是对每句的逐段解释:
1. **咸通时代物情奢, 欢杀金张许史家, 破产竞留天上乐, 铸山争买洞中花,**
- **咸通时代物情奢**:咸通是唐懿宗的年号,诗人描述的是这一时期的奢华风气。咸通年间经济繁荣,社会生活奢华,物品丰富且价值高昂。
- **欢杀金张许史家**:这里的“金张许史”都是指历史上曾经显赫的贵族家族,用以代指富贵显赫的大家族。这一句意思是说,这些家族因为生活奢华而欢度时光,他们的欢庆场面足以杀掉普通人对生活的欲望。
- **破产竞留天上乐**:此处“天上乐”可能是指天上宫阙的乐曲,这里用“破产”形容为了追求极致的欢乐不惜花费巨额财富,展现出人们对奢华生活的极端追求。
- **铸山争买洞中花**:这句描述的是为了获得稀有和珍贵的物品不惜代价。"铸山"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人们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物品而不惜破坏山川,"争买洞中花"则是指通过高价购买罕见的奇花异草,展现了一种追求奢华和稀有之物的风气。
2. **诸郎宴罢银灯合, 仙子游回璧月斜,**
- **诸郎宴罢银灯合**:这一句描绘了宴会结束后,银色的灯光仍然聚集在场地的情景。"诸郎"指的是宴会的参与者,而“银灯合”可能象征着宴会的豪华和壮观。
- **仙子游回璧月斜**:这句使用了浪漫主义的想象,描绘了仙女般的女性在月亮即将斜落时游离的情景。这与前一句形成对比,既有现实的奢华宴会,也有梦境般的神秘与美。
3. **人意似知今日事, 急催弦管送年华**
- **人意似知今日事**:这一句通过人的意图,表达了一种预知的意味,即人们似乎都意识到了生活的短暂和有限,知道这些繁华和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
- **急催弦管送年华**:最后一句描述了在这样的意识下,人们仍然急切地催促乐手弹奏乐曲,以此来庆祝和欢度时光。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当前享受的渴望和珍惜。
这首诗整体上反映了咸通年间社会的奢华风气以及人们对短暂生命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
《白樱桃(一作于邺诗)》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白樱桃》(一作于邺诗)通过其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唐朝咸通时期社会奢华和道德沦丧的现象。诗中的意象和隐喻紧密相连,通过对比、象征和情感表达,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诗的开头“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两句,直接点明了题目所涉及的背景——咸通时代,一个物欲横流、奢华放纵的时代。这里,“金张许史”指代的是历史上以豪奢著称的家族,以此比喻当时社会上权贵们的豪奢生活,暗示了社会道德的败落和物质主义的泛滥。
接着,“破产竞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奢侈生活的极端和不切实际。人们为了追求享乐,不惜倾家荡产,甚至不惜以极端的手段,如“铸山”、“买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物质追求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也暗指人们在精神层面的空虚和无意义。
“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描绘了豪宴之后的场景,银灯和璧月的意象分别象征着奢华的宴会和夜色的美丽,但背后却隐藏着空虚和虚无。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人在享受盛宴后内心的空虚,以及面对自然美景时的相对渺小和无力感。
最后,“人意似知今日事,急催弦管送年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代风气的无奈和忧虑。人们似乎已经意识到这种奢靡生活背后的空虚和无常,但仍然急切地催促乐师演奏,用音乐来消磨时光。这种行为既有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也有对未来无常的无奈和焦虑,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反思。
综上所述,韦庄的《白樱桃》不仅是一首描绘咸通时代社会奢华生活的诗歌,更是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物质主义泛滥现象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揭示了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