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ī guī
思归
jiǔ qú piāo chǔ yǐ chéng chuān sāi shàng huáng yún zhàn mǎ xián |
九衢漂杵已成川 塞上黄云战马闲 |
dàn yǒu léi bīng tián wèi shuǐ gèng wú qí shì chū shāng shān |
但有羸兵填渭水 更无奇士出商山 |
tián yuán yǐ méi hóng chén lǐ dì mèi xiāng féng bái rèn jiān |
田园已没红尘里 弟妹相逢白刃间 |
xī wàng cuì huá shū wèi fǎn lèi hén kōng shī jiàn wén bān |
西望翠华殊未返 泪痕空湿剑文斑 |
《思归》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思归》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复杂的战乱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情感和历史变迁,以下是对诗中各句的逐段解释:
### 九衢漂杵已成川, 塞上黄云战马闲
九衢,指的是街巷密集的都市。漂杵,本意是指水边的石块或礁石,这里可能象征着战争中被破坏的基础设施。全句描述了战乱导致原本繁荣的城市景象被破坏,街道上满是被战争摧毁的痕迹,比喻为被洪水冲刷的岩石。
塞上黄云,指的是边疆地区常常出现的黄沙大风天气,这里象征着战争和动荡。战马闲,意指战争期间,马匹被闲置不用,这反映了战争的停歇或是战局的平静。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战乱后的惨淡景象,曾经繁华的都市与边塞地区因战争而萧条。
### 但有羸兵填渭水, 更无奇士出商山
羸兵,指的是体弱或疲惫的士兵,他们常常是战争中的牺牲品。渭水,是位于中国北方的一条河流,这里用作象征性的表达。全句意为仅有的士兵在渭水附近聚集,而没有特别英勇或有才能的将领和士兵出现。商山,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常被引申为隐居之地,这里与“奇士”相对应,指杰出的军事领袖或能人。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乱期间战场上的士兵生活状态的同情,同时也隐含了对那些有能力改变战局的人物未能在关键时刻出现的遗憾。
### 田园已没红尘里, 弟妹相逢白刃间
田园,指的是乡村的农耕生活,红尘,本指世俗尘埃,这里用作喻指都市的喧嚣。全句意为田园生活被战争的破坏和都市的喧嚣所吞噬,田园成为了战乱的受害者,人们的日常生活被战争所扰乱。
弟妹相逢白刃间,意思是亲人在战争的环境中偶然相遇,却是在冲突和危险之中。这反映了战乱给家庭成员带来了生命的威胁和分离的痛苦,亲人之间可能因为战争而难以团聚。
### 西望翠华殊未返, 泪痕空湿剑文斑
翠华,原指帝王出行时所乘的翠色旌旗,这里借指皇帝或朝廷的归来。殊未返,意味着朝廷和君主并未回到国都,象征着战乱导致的国家动荡和社会混乱。泪痕空湿剑文斑,通过描写诗人回想或目之所及的情景,暗示了自己或他人因战乱而痛苦的泪水,表达了对战乱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后社会和个体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带来破坏的痛心,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那些未能在动荡时期发挥关键作用的英雄人物的怀念。
《思归》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思归》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的诗作,通过对历史、战争和人生变迁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忧伤。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九衢漂杵已成川**:这句话描绘了战争的惨烈景象,九衢(指繁盛的城市街道)上的武器漂浮如河流,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混乱。
2. **塞上黄云战马闲**:此处用“黄云”象征战后的荒凉景象,战马闲置,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但大地满目疮痍,没有了生气。
3. **但有羸兵填渭水**:这里的“羸兵”指的是疲惫、虚弱的士兵,他们被战争消耗殆尽,连尸体都填满了渭水。这一句凸显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生命的无情剥夺。
4. **更无奇士出商山**:商山是古代的一座山,常被用以象征隐逸或高洁之士。诗人说“更无奇士出商山”,意味着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能够像古人那样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杰出人物,表达了对时代的失望和对过往时代中那些高尚品格的怀念。
5. **田园已没红尘里**:这句话描述了战后田园被世俗的欲望所淹没,昔日的宁静与和谐不复存在,展现了社会环境的恶劣和世风的败坏。
6. **弟妹相逢白刃间**:通过“白刃间”强调了遇上的危险和残酷,表明即使在战争停息后,普通人仍处于一种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的环境中。
7. **西望翠华殊未返**:这里“翠华”指帝王的仪仗,象征着权力和统治。这句话表达了对君主未能归来、国家未能恢复稳定的无奈与失望,反映了人民对和平与稳定统治的渴望。
8. **泪痕空湿剑文斑**:诗人在结尾处以自己“泪痕”的象征,与剑上的斑纹形成对比,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悲痛,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韦庄的《思归》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战后社会的破败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深切期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具有强烈的历史和时代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思考。